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德清:我劝艺谋重抖擞

(2008-09-10 12:17:57)
标签:

奥运开幕式

奥运会开幕式

张艺谋

伦敦

分类: 戏谑录

于德清:我劝艺谋重抖擞

现在,张艺谋似乎有些疲惫,也有些失落。在多个节目中,他老人家都谈到,现在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突然散场之后,也就是有种曲终人散的感觉。当被万众注目已经成为习惯之后,万众的幕台突然撤去,也许有些人的确不太适应。然而,任何一个派对动物都深知这个时候的感觉,神经系统的兴奋与肢体的疲惫交织在一起。这正是一种销魂蚀骨的力量。

张艺谋再次证明了自己是当代中国不世出的导演“奇才”。现在,却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重新考虑再做什么的时候了。或许他可以继续去拍电影,但是,这已经没有了悬念。国际大奖,他已经拿了无数;大片,几部拍下来,也过足了大场面的瘾。至于说,征服好莱坞戏都没有,《黄金甲》如此波涛汹涌都不能席卷个小金人回来,希望也就基因突成了绝望。继续拍电影,对张艺谋来说,大概只具有数学意义。对于一位有着很高追求的人来说,重复过去就意味着虚无。老谋子的未来,看来还得另谋出路。

在做客杨澜的电视节目时,张艺谋透露,伦敦奥组委曾邀请他继续执导下一届奥运会,他婉言拒绝了。基于对张艺谋先生人品与职业声望的信赖,本人并不怀疑此消息的真实性。所以,也替张艺谋感到非常惋惜。他其实应该答应伦敦的邀请,满足伦敦人民的愿望,也进一步实现对自己的超越。在笔者看来,这次在北京,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张艺谋的“才华”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最多也就是一半。然而,就是这样,张艺谋已经震撼了全世界。据说,美国NBC延迟播放,都一晚大赚数亿美金,盈利水平超出以往。张艺谋如果继续执导下届开幕式,那不知多少商业机构高兴地要死。在闭幕式上,伦敦虽然也出现了非常另类的8分钟表演,但是,和张艺谋制造相比,这也只能算个球了。所以,后来就听说,很多伦敦市民对这8分钟很不满意。此事乍一看,还以为是东西方审美错位,不过细一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原本就是几乎人人都爱大场面。“你不要以为西方人不想搞,是他们搞不起。”张艺谋如是说,显然,他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了解西方导演和奥组委官员的内心世界。

张艺谋已经成功地为世界展现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为当代国家美学添加了新的注解,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张导演对历史和大场面的超级驾驭能力。将如此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的文明,通过现代感官艺术而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个规律还是被张艺谋找到了,而且也并不复杂。这得益于他近年来在商业大片领域的先驱性开拓经验。他只需要能把感官震撼加通俗(绝非庸俗)价值观糅合在一起,就可以了。所谓,普世的东西,无非是直观而易懂的,大道至简至易,张艺谋的开幕式之道也当如是。

由此而观之,张艺谋如执导下届奥运会开幕式,驾驭英国和伦敦的文化与历史的难度系数明显降低,这反倒更加利于他个人的发挥。再者,由于英国人契约意识以及行政效率都比较高,伦敦奥组委当局对导演的干涉应不会太过分,导演从权利上就拥有更大的空间。如此有利的条件,张艺谋何不利用之,岂能如此忍心浪费?这将是张艺谋,也是中国人,为人类、为世界贡献出更加精彩的奥运开幕式的天赐良机。张艺谋也将因执导奥运开幕式的丰富经验与伟大成就,而载入史册。伦敦成功之后,说不定下下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也是张艺谋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导演鼓捣多少部电影都无法媲美的。对他们来说,这就相当于骑着自行车永远都无法到达月球。张艺谋几乎可以说是为宏大叙事而生,未来4年何妨再为此而献身一回?

所以,对张艺谋来说,接下来还是要重新抖擞精神,从亢奋、伤感等种种复杂的精神状态中恢复过来,委婉而不失尊严地向伦敦表明态度,是为上策。反正,张导演的电影艺术在10年前就已经停滞不前,再拍也没什么大前途了,见惯了更大的场面的人,再和张卫平这样的小兄弟折腾还有什么劲?现在有一条真正通往西方、征服西方主流社会的金光大道,摆在张艺谋的面前,走还是不走,似乎并不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