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桃心儿
桃心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88
  • 关注人气:6,2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爱…… ♡妈育儿语录

(2009-01-29 12:03:35)
标签:

早教

育儿

语录

宝宝

睡眠

 记录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永远的爱…… <wbr>♡妈育儿语录

 7个月大时,第一次做杂志模特。 妈妈最喜欢的一张婴儿期照片。

 
  
  
桃心儿妈育儿语录(原创)

                             

   育儿先育己 ——对早教的陋见

  近几年,“早教”十分盛行,遍地开花的早教中心就是证明。早教中心拥有优越的软硬件环境,有家长信赖的专业的教育方法。什么是早教呢?早教是通过对0~6岁的宝宝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达到促进大脑综合智力发育的一种基础教育。然而,早教的关键不是早教中心,而是家庭环境和家长。尤其是那位与宝宝朝夕相处,时刻都在言传身教的家长。他/她就好像企业里的CEO,需要学习、筛选、整合所有早教资源,有意识、有计划、有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去实施早期教育。去早教中心只能算庞大的早教工程的一个分支而已。0~3岁缔造一生。既要科学喂养宝宝,又要正确地开展早期教育,这样才算科学育儿。早教这个基础教育让妈妈们压力很大,相比之下,喂养容易,教育难。教育孩子之前,要学习和摸索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审视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想想卡尔·威特的父亲,实在无法企及,但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去接近他。  

 

1.    育儿需要有耐心,恒心,还有“狠心”。 

 

2.    未婚女人和已婚女人,已婚未育的女人和已婚已育的女人,好比阴阳两界。

 

3.    有了孩子,你就是不可以也不能出故障的机器。

 

4.    一味姑息孩子的错误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去缓释孩子的剧烈反应,用无间道里的一句台词说最恰当:“都是要还的。”

 

5.    婴儿有很多共性问题,处理不好就变成个性问题。

 

6.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心想事不成的情况太多了。当我们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时,是否考虑到将来他们独立面对生活,当他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时,他是否具备控制欲望和管理占有情绪的能力?这世界有太多的东西都可能不属于我们,即使再富有。

 

7.   有人说,管教婴儿,太可笑了吧,他/她懂什么啊?对,他/她可能确实没有理解你言语的具体意思,但是他/ 她一定意会你的态度,是“YES”还是“NO”。如果,你对他/她的不良表现从来都是坚定的“NO”,久而久之,他/她的不良表现将不会肆意下去。不要低估了人类的孩子。

 

8.    与其让孩子长大后痛苦地调整自己去适应世界的规则,不如从0开始建立与世界接轨的规则。

 

9.    抱怨孩子实在难对付,总是败给他/她,可能吗?

 

10.   我和老公经常睁大了眼睛去找孩子身上逐渐流露出的各种特质是随谁,比如机灵随我,专注随她爸,乐观爱笑随她爸,爱观察随我等等……但是,其实还有一些特点,在我们身上都找不到,我们不仅问:这是随了谁啊?!转而一想,其实,孩子是另外一个人,不是你们两个人的特点的简单叠加。

 

11.     乖孩子不是生出来的,是教出来的。

 

12.     真正做到不因喜爱而溺爱孩子,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13.     没有礼貌和规矩的孩子,少带出去。

 

14.     坚强,是我们首要教给他/她的。

 

15.     因为爱,才更应该让他/她体验挫折,学会坚强,即使我们百年以后,没有我们,他/她依然可以从容地面对生命。

 

16.     如果我们都按照“公主”和“ 小皇帝” 的标准培养孩子,那么走出家门,这么多的“公主”和“小皇帝”如何相处?其实,谁都不是王公贵族,孩子也不可能总在人为的“皇室”里生活。

 

17.     有人认为,让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是错误的。我倒认为错过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间才是错误的。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一样让孩子快乐。既然早晚都要去上学,那么早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只会为未来入学奠定良好基础。其实,在大量的游戏时间里抽出一两个小时去学习,始终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让孩子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将来可以让我们少为入托难入学难而头疼。

 

 

18.     孩子的表现反映家长的素养,即使是婴幼儿。人前是笑谈,人后是笑柄。

 

19.     作为父母,无论是否懂得“早教”,从他/她出生,你们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早教已经开始了。

 

20.     育儿是门学问,不懂不学,就当老师,未免太儿戏了吧,别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

 

21.     孩子淘气顽皮和不懂规矩是两个概念。

 

22.     你对孩子管理松散没问题,问题是早晚有地方要约束他/她。

 

23.     偶尔让孩子独处,学习适应孤独。

 

24.     宝宝吃饭、喝水、睡觉,最好不要附加各种“服务”。

 

25.     超越了孩子,才能给孩子正确的方向。

 

26.     尊重是给他自由,管教是给他原则,两者不矛盾。

 

27.     婴幼儿的社会是非观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家长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定态度。 

 

28.     让孩子从小明白吃饭是件严肃的事。

 

29.     保护他不如让他学会自我保护,给他鱼不如给他“渔”。

 

30.     一定要讲卫生,但过度地消毒杀菌只能让孩子抵抗力变低,除非你把全世界的细菌都杀掉。

 

31.     让宝宝知道,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也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草。

 

32.     教育从零岁开始。

 

33.     孩子的很多探索和体验,只有亲历后才能真正地成为他/她的财富,再担忧我们也不能替代。

 

34.     “女孩富养”不等于娇生惯养。

 

35.     不必过度地保护,给孩子自由,让她自己认识世界。

 

36.     让孩子做个有规矩又不失活力的自由人.

 

37。    多数人都不过不了眼前利益这关,对待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38、    孩子好比庄稼,要想秋后大丰收就必须竭尽全力,前提是正确的方式方法。养育孩子主张“顺其自然”的等于在赌,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39、    只要两个人以上的组织,就需要有管理者,家庭也如此。让孩子把家长给管住了,一定会出问题。

40、    幼儿的种种问题,可以先从基本的饮食和睡眠两个方面找根源,如果不是,再考虑其它的可能性。

41、    管教孩子需要有远见,如果是个有生命力的问题,还是提前解决了好。

42、    不能让孩子在错误的事情上不断获胜,宽容用错了就叫纵容。

43、    每种玩具都可以启动孩子思考的引擎,它的神奇作用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但每一次思维的活动都无疑是迈向进步。

44、     男人要有生存的智慧,女人要有生活的智慧,如果能互相弥补一下当然更完美。所以,培养男孩女孩要区别对待。

45、     孩子,你替他/她 做得越多,他/她会的越少。

46、     让孩子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比你替他/她善后或者苦口婆心,来得更有效更直接。

 

47、     给孩子学习和探索的自由,但不能给孩子无法无天的自由。

 

48、     修养和礼仪,不要单纯的要求孩子做到,以身作则一定比“教”效果更好。

 

49、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50、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主题,但不是主席。

 

51、      父母的爱要像空气,看不见却一直存在。

 

52、      思想不对 ,努力白费,育儿也一样。

 

53 、     当父母埋怨孩子的一些不良怪癖时,很少想过自己就是这些怪癖的土壤。

 

54、      人生是场障碍跑,你再有实力都不能为孩子屏蔽一切,所以,放开吧,让TA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奔跑。

 

55、      想让孩子变成你要的样子,自己必须先做到。这只是第一步。

 

56、      管得太紧,压力过大,就等于逼着孩子学会遮掩、说谎、甚至是欺骗。

 

57、      做孩子最好的朋友,走进TA的内心,你才真正拥有TA。

 

58、      孩子的情绪失控时,家长自己先静下来,让孩子也学会凡事先静下来,引导TA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TA你理解和认同TA的感受。通过交谈,让孩子学会遇事可以沟通和商量。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也听听别人的想法。世界是大家的,我们需要商量。

 

59、      强迫,永远都是管教方法中效果最差的。孩子虽然暂时妥协,却一定会暗自坚持。

60、      我常说的话:

          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即时你犯错,我们会生气,但我们仍然永远都爱你。

          在爸爸妈妈眼里,你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棒的孩子。但不能要求别人这样想,因为别人的爸爸妈妈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最棒。

          我们什么都不怕,越怕它,它就越厉害。无论人或其它。

          妈妈既是你的妈妈,也是你的好朋友。

         

 

 

 

60、      给孩子一些可以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让TA学会替自己拿主意,替自己做主。你只须在一旁赞许他的任何选择即可。

 

61、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炫耀和刺激别人的行为,就要郑重而清楚地告诉TA,这是很不好的行为。是人际交往的忌讳。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结果:一、惹人讨厌,甚至惹来是非。二、这样很不善良。

 

62、      告诉孩子,人不可能拥有一切,不羡慕别人有的,也不炫耀自己有的。好心态好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