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帝陵沙丘三月古庙旅游 |
分类: 散文 |
二帝陵位于我的故乡一带,虽在内黄境内,却与浚县毗邻,离我老家也不过四公里的路程。离开故乡后,我回去过不少次,但屈指算来,二帝陵少说也有十五年不曾去过了。
二帝陵是三皇五帝中颛顼和帝喾的陵墓所在。据说颛顼最初建国于河南杞县的高阳,故称高阳氏,帝喾称高辛氏,所以在我的故乡,二帝陵又被称作“高王庙”。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过一个有关“高王爷”的美丽故事:传说颛顼在生前告诉后人,他死后要葬在一个“有山无石,有河无水”的地方。大臣们找遍了全国各地,最后来到我的故乡一带。这里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河水退去,留下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沙丘,有的高达几丈,象一座座小山,向东看去,则是早已干涸的硝河河床,正好符合颛顼所说的地方,他死后也就葬在这里。后来帝喾也随之被埋在了这黄沙之中。埋葬他们的沙丘足有五层楼那么高,称作二帝陵。
小时候,从老家去二帝陵要经过一大片树林,没有大路可走,也没有什么代步工具,但走上几里路对我们根本不算什么,美丽传说更增添了我们对二帝陵的神往。重要的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八是二帝陵传统的古庙会。适逢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茂密的树林遮天避日,一眼望不到边,树荫下人们享受不尽的清凉。尤其是槐树花盛开,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不仅引来如织的游人,也招来群蜂采蜜戏舞……要是爬上几丈高的二帝陵,放眼望去,整个树林都在脚下了。小时候每年的三月十八,我和小伙伴们几乎都要去赶会,在会上买点小吃,记忆最深的是调凉粉,价廉物美,又白又滑的凉粉丝经蒜汗一淋,陈醋一溜,清凉滑爽,吃起来好不惬意。吃饱喝足了,然后和伙伴们爬爬二帝陵,在树林里戏耍,在沙子上打闹,真是留恋忘返……
最后一次去二帝陵,那里已开始了大规模的挖掘,记得挖出的石碑很多,后来建成什么样子,一直不得而知。转眼一二十年过去,我已离开故乡在外面成家立业,去看看重建后的二帝陵成了我的一个心愿。为了早日成行,我时常“怂恿”妻子:“你进过大树林吗?见过大沙丘吗?五层楼那么高!”慢慢地也吊起了妻子的胃口。
今年的三月十八二帝陵古庙会期间,我们终于如愿以偿,专程驱车去了二帝陵。在惊叹二帝陵的巨大变化之余,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印象中茂密的树林和大沙丘。原有的树木早已被伐光,仅仅留下稀稀疏疏的一些小树,要想找一块大的树荫乘凉都很难。曾经五丈高的大沙丘即二帝陵墓早已被基本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斥巨资在那里建造的一座二帝殿堂,金瓦红墙、雕栏玉砌,道道门楼层层叠叠,正殿中央就是颛顼、帝喾二帝的神像……
整个建筑不可谓不气势宏伟和富丽堂皇,但与原来的二帝陵相比,总觉得缺少了原有的那种树高林深,沙丘如山的韵味,失去了让人探索的神秘和好奇感。与其它一些古迹景点相比,也好像缺少了原有的本色。
旅游开发未偿不可,但一定要开发出它的特色,并尽量保留它的原汗原味,千篇一律的楼堂建筑不一定是最好的。遥想当初,颛顼帝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安葬,恐怕图的就是这里的环境安静和优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