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游戏推荐——生活中的数学游戏

(2010-09-05 10:10:4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活动

生活中的数学游戏

 A公鸡头和母鸡头

游戏目的: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减法的重要和有趣,发展孩子数学思维。

游戏准备:5颗小石头或小扣子等。

游戏过程: 1、 数石子:请孩子数一数小石子的总数。 2、 猜石子:家长将5颗石子分别放在两手中,边念儿歌边伸出一只手,让幼儿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 3、 游戏可变换数量反复进行。 4、 公鸡头、母鸡头,我的这头有几颗?(当念到“这头有几颗”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算出另一只手里小石子的数量。)

B数字宝宝的一家

游戏目的:引导孩子初步感知分合式中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游戏准备:自制数字卡1-7,可用回形针固定在衣服上。

游戏过程:1、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总数。如果爸爸胜了,就当总数“7”,妈妈和孩子要赶快商量分成哪两个部分数,取出相应的数卡,请孩子说一说7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就是7。 2、比一比。总数和部分数比一比,谁大谁小。 3、合一合。部分数和部分数合一合,一定是与总数一样大。温馨提示:每次选两个部分的数的数卡时,可鼓励孩子来选并说出理由,再请孩子说说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C配数游戏

游戏目的:感受生活中的加法现象,喜爱数学游戏。

游戏准备:4种花色的扑克牌1-7,共28张。

游戏过程: 1、 分牌,家长和孩子每人分14张牌。 2、 配“7”游戏。家长和孩子分别观察自己手中的牌的点数,如果是“7”,就直接拣出来。如果2张合起来是“7”就将2张牌拣起来。 3、 比多少。看谁最后手里剩下的牌少,少的为胜。 4、 温馨提示:家长和孩子每人挑出合起来是“7”的牌后,还可以互相抽,看谁最后剩下的牌少,少的为胜。

 D碰球游戏

游戏目的:喜欢玩计算游戏,体验计算游戏的乐趣,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

游戏准备:能搓成12个纸团的彩色皱纹纸。

游戏过程: 1、 搓纸球,家长和孩子一起搓纸球。 2、 拿纸球,家长和孩子各拿6个纸球。 3、 碰球游戏,家长任出几个纸球,请孩子思考再出几个球,合起来就共有6个球了,如果孩子出对了,下次游戏就可以先出球。 4、 温馨提示:可变换碰球的总数反复玩。

 E瓢虫的点子

游戏目的:体会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准备:瓢虫底板,围棋黑色棋子或硬币9个。

游戏过程:1、拿出瓢虫底板,告诉孩子这个瓢虫即将成了一个8星瓢虫。 2、拿出8颗黑色棋子,请孩子将棋子分别放在瓢虫左右两边的翅膀上。 3、放好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8颗棋子是怎么分的,记录下来再想想还可以怎么分?分完后,同样的方法进行9颗棋子的分解游戏。 4、温馨提示:当孩子把8的分解组合的方法都分好后,可以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方法按规律记录下来。

 F盖印章、做加法

游戏目的:体会数学与生活完美结合,喜欢数学活动。

游戏准备:印章2个,白纸一张。

游戏过程:1、盖印章,家长和孩子每人手里拿一个印章,在白纸上印画美丽的图案。 2、数印章。请孩子数一数两个人各盖了多少个印章。 3、算印章。请孩子算出盖了多少个印章。 4、温馨提示:可由孩子先盖,家长控制印章的总数不要超过9个。

 G、抓豆游戏

游戏目的:感受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体会减去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9颗红豆游戏过程: 1、 数豆豆,将豆豆散放在地上,请孩子点数共有多少颗红豆。 2、 摸豆豆,请孩子闭上眼睛抓豆豆,然后家长把地上剩下的豆豆捡起来收好。 3、 算豆豆,请孩子根据自己抓的豆豆数和豆豆总数计算还有多少豆豆在家长手里,然后点数家长手里的豆豆数量核对。 4、 温馨提示:豆子大小要适中,散放在地上时,不要过于集中或过于散开。尽量让孩子每次抓的数量不同,提高游戏的乐趣。

H、掷骰子,做加减

游戏目的:喜欢玩计算游戏,体验计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骰子两个

游戏过程:1、掷骰子,家长和孩子各掷1个骰子。 2、选择算法。根据骰子数请孩子选择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3、计算两个骰子上点数和或点数的差。 4、温馨提示:如果两个骰子点数的和过大,不容易计算,可以让孩子点数数量,感受大数目的加法计算就可以了。

I、扑克牌游戏

II、游戏目的:增进亲子感情,喜爱数学游戏游戏准备:2种花色的扑克牌1-10,共20张。

III、游戏过程:1、准备扑克牌,将扑克牌准备好,家长和孩子每人抽10张。 2、出牌,家长和孩子每次出1张牌 3、计算游戏,计算两张牌的和或差,谁先计算出来,两张牌就归谁所有。 4、比多少,最后点数谁手里剩下的牌多,谁就胜利了。 5、温馨提示:用加法计算还是用减法计算,可以先由孩子自己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