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又将在网上买来的几本育儿书拿出来读一读,每每翻开这些书,我的心情格外舒畅,而且每次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今天中午趁翔儿睡着了,我顺手拿起王东华编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这本书里面生动地讲述了九位中国杰出父母的成功经验。我被周弘教育自己的聋哑女儿周婷婷的经历所震憾所折服!是啊,也许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辨证的,周婷婷虽是聋哑儿童,这是她的不幸,万幸的是她有一个爱她懂得给她带来幸福带来光明的父亲,使得她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早在四五年前我就看过一本周弘写的《赏识教育》一书,当时也用来教育我的学生们,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少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当今天我再次看到周弘详细而生动地描述自己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聋哑女儿周婷婷,使得小婷婷6岁认识两千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8岁时写出6万字的童话故事,16岁成为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想想我们身边的孩子们,他们一出生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可是一部分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却沦为问题学生问题青年,这到底是怎么了?
人们常常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也许对老师的期望值太高,但是我们可以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善教育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理当负起责来!可是我们是否在孩子未出世前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及育儿理念?我们是否在育儿出现问题时反思——学习——实践,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打骂孩子?
我觉得周弘教子成功最可取之处在于他不断地思考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快乐学习!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持之以恒地做!用周弘自己的话说他对教育孩子着了迷,吃饭在思考、走路在思考、睡觉也在思考!父母能有这种意识,孩子哪能不成材呢?
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大多有早教意识,也看了许多早期教育方面的书籍,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思考与反思!育儿中发现问题时,尽量冷静地思索,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尽量避免粗暴地打骂训斥孩子!当孩子不喜欢阅读,你可以想想:是不是你拿的书孩子不感兴趣?是不是孩子此刻的注意力在别的事物上?当你费尽心思想让孩子多识几个字时,孩子对你的做法无动于衷,你可以想一想:是否你的做法孩子并不感兴趣?或许此刻孩子比较疲乏?......只要父母有心,一定可以思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的!
此外,父母坚持终身学习,对育儿有着极大的好处!父母嗜书如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也爱读书!父母不断地更新育儿方法,将理论用于实践!
爱孩子,就给孩子幸福的未来吧!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