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儿七个月时,能很清晰地说“不”,八个月时,会说“打”,快十个月开始喊“爸爸、妈妈”,那几天喊得最多的是爸爸,发音也很清晰,白天奶奶带着翔儿玩,翔儿曾自个儿喊了一下午“爸爸”,妈妈当时很吃醋呢!他只是偶尔喊“妈妈”,翔儿十个半月左右,开口喊“爹”。翔儿最爱爷爷了,每次爷爷来看翔儿,翔儿总要爷爷抱。上周姑妈正喂翔儿吃蒸蛋,翔儿看见爷爷来了,突然哭起来要爷爷抱,爷爷抱起翔儿,翔儿居然趴在爷爷肩膀上哭得更伤心呢!(在爷爷来之前,翔儿很乖,也没有表现出不开心)也许是翔儿太想念爷爷了。今天上午,我下班回来,翔儿正醒来,奶奶给他穿衣服,他看见我后,奔着要我抱,嘴里不停地喊“妈妈”,发音很清晰,奶奶说他喊了一上午“妈妈”(他以前只是偶尔喊“妈妈”),说得我心里甜蜜蜜的!
回想我亲自带翔儿的这十个多月,我时刻有意识地为翔儿创造开口说话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宝宝的语言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懂得教育的父母总是会为宝宝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使宝宝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这样宝宝才会乐于与人交往,并愉快地接受父母的语言训练。宝宝学说话是从听话开始的。
第一、我随时为翔儿提供听话的环境。
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时随地的给翔儿说我正在做的事情,如“妈妈给爸爸洗衣服”、“妈妈在看书,宝宝长大了也要看书。”还可以说翔儿正在做的事,如翔儿在吃苹果,妈妈就说:“翔儿在吃苹果,好吃吗?”翔儿在玩玩具,妈妈就说:“翔儿会搭积木,真能干!”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翔儿的“由听到说的系统”。宝宝说话是在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和游戏,在视、听、触的过程中,模仿大人的语音和语调逐渐学成的。
训练宝宝听话能力,父母可选用较慢的语速和重复的话语对宝宝说话,有助于宝宝理解和模仿大人,这对宝宝初期的语言发展很有好处。父母对宝宝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清楚,因为宝宝从小养成的语言习惯和发音特点,长大以后很难纠正。因此,父母一定要从小规范宝宝的语言习惯,为宝宝将来的口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我特别申明,千万不要给宝宝讲奶话,如"饭饭,汪汪(狗)",这些奶话等宝宝长大,就会抛弃不讲的,那么不要浪费宝宝的时间与精力,一定要教宝宝正规的语言.我一直坚持用普通话与翔儿说话儿!
第二、我让翔儿在童趣中学习语言。
因为单调的环境对翔儿语言的发展极为不利。我尽量为翔儿创设不同的生活环境,让翔儿多见、多听,这样翔儿才会有语言“素材”。从翔儿三四个月时,我经常用童车推着翔儿到外面去,外出的目的是让他看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培养翔儿观察万物的兴趣,激发翔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培养翔儿的注意力。每当外出时,我边走边对翔儿说:“这是高楼、那是汽车,这是灯笼,这是防盗门……”如果描述的东西可以摸的到,我尽量让翔儿自己摸摸看。有时,我也捡起一片树叶,告诉翔儿:“翔儿,这是树叶,轻轻的、薄薄的……”。翔儿看得多、听得多后,
9个月左右就会开始提问了。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他怎么可能会提问呢?其实,宝宝是用他的眼神、“嗯嗯”的声音、用手指的方式向你提问呢!翔儿9个月时已认识家里的所有的电器家俱,认识外面的电线、电灯、电线杆、灯笼......每当外出看到这些东西,翔儿就会伸出可爱的小手指给妈妈看!
第三、坚持给翔儿读儿歌、三字经、唐诗;与翔儿一起读《婴儿画报》;放英语光盘翔儿听!
从翔儿出生起,我就开始给翔儿读唐诗,开始读的是胎教时用过的书,我想那些诗翔儿应该很熟悉的;读到翔儿半岁后,我又换了另一本,一直读到现在。
翔儿六个月后,我开始与他一起读《婴儿画报》,这是一本很好的婴儿读物,大幅清晰的图画,配有简短的小故事,一般是我指着书读给翔儿听,开始翔儿不停地东翻西翻的,慢慢地翔儿也用手指书中的画儿。
翔儿九个月,我才给他读三字经,我感觉自己做得不够早,有的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读,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读三字经与儿歌是受到另一外智慧妈妈与爸爸的启发,在此,我感谢他们,推荐给我这么好的育儿素材!
在此,我特别申明,我给翔儿读儿歌、三字经、唐诗等,都是带有很强感情色彩读的,且在翔儿精神状态最佳时进行的,翔儿自由自在地或爬、或坐、或躺、或走(翔儿现在可以一只手扶着家俱走),妈妈在一旁像唱歌一样读给翔儿听!而且我发觉,翔儿也很喜欢听,偶尔,他还用手摸摸妈妈一张一合的嘴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