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十一叶 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画—凤凰古城审美与导美.

(2010-04-21 03:17:10)
分类: Ⅴ.{静思文}.

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画——凤凰古城审美与导美

静思

它是一个平和而带有野逸意味的边城。

它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被许多人写过了遥远的古城。
  它是一个蕴涵了史学意味、美学意味、哲学意味以及文学意味的古城。
  它是一个在民歌和民俗中渐渐老去的古城。
  它是一个在杵声和月色里流淌着传说、故事的古城。

它,就是——凤凰古城。

湘西凤凰古城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20011217日,湘西凤凰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凤凰古城是属于美学的范畴的,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对于凤凰古城的美学价值,再此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第一,在凤凰古城的历史韵味上看,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土家族的聚居地区。在明代始设五寨长官司,清代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早自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直至民国二年9月,废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为湘西军的政治统治中心。在历史价值上凤凰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笔。

第二,对于凤凰古城当地的建筑来说。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建筑奇葩。

现在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

第三,从当地民族风俗来看。凤凰古城是一个多民族得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组成,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第四,在饮食上由于在凤凰古城中的民族只要是苗族和土家族,因此当地的饮食是多种多样,其中尤为特别的如苗族的酸食文化,有酸鱼、酸肉、酸菜、酸汤等,土特产血粑鸭、枞菌油、尖栗、板栗金香柚蜜桔、葛粉等。

在当地凤凰的社饭乃食中一绝。立春以后,草长花开,当地人为了祭祖祀神,从田野采来鲜嫩的社菜用石碓冲碎,用清水洗净其苦酸味,再放到锅里烘干,拌上野葱用青油回炒,制成傻菜;然后将本地精产香糯米与切成颗粒的过冬腊肉拌合同煮;饭半熟时拌上傻菜,再焖烹片刻,社饭就作成了。社饭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腊肉的薰味,还有社菜的清香,饭一开锅,香味四溢,直令人馋涎欲滴,食欲大振。

第五,由于凤凰古城中的民族风情浓厚,因此在服饰具有独特之处,尤其是手工艺品,织锦、蜡染、扎染、银饰,其中凤凰的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第六,"青山绿水古桥吊脚楼,傩戏苗歌鼓舞拦门酒。寺祠亭阁民居石板街,城楼碉卡烽烟镇竿人。"凤凰古城当地的人文风情也是一道独具魅力的观光点。在凤凰有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 熊希龄,田恕兴,郑国鸿,曾国藩,中国科学院院士萧纪美,由此可见凤凰作为一座历史古城也可谓是地灵人杰。而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可以说是从沈从文开始的。

19021228,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

以上几点就是凤凰古城,或许古老的凤凰古城其中的魅力和引人入神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凤凰古城所兼具的美学价值也需要游览者细细的用心感受。美丽的凤凰从它的浓墨淡彩在中华的土地上勾勒一副丰富多彩的中国画。

——— 静思.写于2010庚寅年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