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语 言 说 开
顾 彦
前一阵子,我涉及到些英语的学习,曾经倍感困惑,发现许多单词的音标,居然也有好多的不同读音,而同一音标竟也有差异极大的发声。如此,我借助不同的汉语方言对比,才知晓音意语言和形意文字流行于外在的略微相似之处。
然后,再往大处去想,才更加觉得西语语言和汉语文字的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的巨大不同来。
语言文字是代表了人类思想文化最重要的特质。已经有好长时间,我发现自己竟不会说话了,不知道如何发声、用词、出语;自然,对别人的话语便充满了惊叹和新奇,因此,就对语言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和陌生的感觉,难免导致了自身的颟顸。为了突破自己在语言上的苦恼和困境,我时不时就做了些简单的思考,把闪现在自己意识到的一些见解表露出来,以免这些零碎泯行遁迹了。
Human —— 人类
西语因语系融汇,是字母声音组合成语,音义粘连直白,靠抽象发音达到交际的目的,转用于书面形式,经过组合和结构形式产生了符面意义。文字客观模糊具有离散、可变的抽象性。在表达人与物质的关系上是指示、借喻、独立的。
汉字按六法贯通,是象形笔画架构成型,形意象征借代,靠意象笔画达到交流的目的,付诸于书写形式,运用搭配和组织模式形成了符号意义。文字客观具体具有聚和、稳定的意象性。在传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是类比、隐喻、呼应的。
更具体些,从中西语言外在形式上的不同,能够引出隐含的诸多差异,那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上——西语形体简化、不确定、灵活,意义却直接、所指;汉字字面复杂、有实指、呆板,意义但含蓄、歧义。
生理上——因地域和环境的原因导致的大脑进化生成的语言、思维区域遗传上的功能差别。
心理上——西人活跃、易恐惧焦虑、宽恕、妥协;中人内敛、能坚韧宽容、忍耐、胁从。
思维上——西人抽象、逻辑、开放,寻求机能效果;中人意象、含蓄、循理,追求整体圆通。
宗教上——来自对人的认识不同。西人信仰空洞虚无的圣灵,把人的灵魂孤立出物质以外,对人类的希望寄托在“神”性上;中人敬畏世俗物化的鬼神,把人的精神寄寓在客观之内,对人类的未来归结于“物”性上。
文化上——西人文化偏向人与物的分化,喜好对物体他在的单独探究和占有,挑战自然的神秘,注重在人的自我形成、本性暴露,尊重人与人在个体上的区别,文化源流纷杂除陈,革新中极具否定断决。中人偏向人与物的结合,善于对物体自在的依存借助,接受自然的启示,注重对人的自然约束、人性克制,向往人与人社会中的同一,文化丰富代继,传承上富有俗定习成。
行为上——西人由果索因,好实证、主动、明晰、自为;中人由因索果,多例举、被动、深沉、从众。
有时候往往想到一个失聪的人要和一个失语的人进行言语的交流,那该如何进行呢?想到现代科技的发达,这种问题已然不足以令人顾虑了吧!
我的不语也会得到救治的,我内心的恐惧也将被驱除。
就中西语言文字特点所折射出诸多方面的差异来看,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精神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对立不统一的体现。思想同表达的错位使东西语言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背离。试想,东西方语言的交流,必然导致思想文化的沟通、融和;随着人类族系和地域局限的被打破,很多对立、排异的现象也将会得到化解。在对世界不断开拓的认知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觉醒,东西方文化在思想语言上相互寻找,撞击出新的智慧;但是事物的存在发展总是在各要素的对抗中进行的,很多矛盾、相悖的现象其实就代表了事物的内容。要想揭示得具体,要么从矛盾的对立给予解释,要么从失真的形式上获得(内容)价值,再么就是获得事物关系的运动变化在空间上的相对存在,在时间上的必然消亡。
2012年7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