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国家电网生活记录经济财经 |
分类: 电网新闻 |
闲下来的王大姐
王秀兰是大石作胡同里第一个买电暖气的人,她家窗根下淡黑色的陈年煤迹还清晰可见,与一墙之隔的电暖气共同昭示着某种变化。
王大姐家23平方米的客厅里,温度计显示室温19摄氏度,这也是她家的平均温度。过去烧煤,四个火眼同时点着,最高也不过17摄氏度。王大姐拍拍电暖气:“快来摸这热乎劲儿。住在胡同40年,今年冬天我第一次闲下来了。”
过去,王大姐有个作息表,早上6点半起床点炉子,7点添好煤,下午1点半换一次煤,晚上睡觉时再把火封上。“一整天都不敢离开家。现在不用惦记了,早上有时间去北海公园遛弯,就算出去玩几天也不担心。”
往年八九月份,王大姐穿着汗衫就开始准备买煤。“天气越冷,煤价就越贵。一年里敢情有半年为取暖忙活。”到了取暖季,麻烦事也一件接着一件。“早上睡醒最难受,屋子里冷得人都离不开被窝。晚上睡觉最麻烦,以前八点多困了,想睡又不敢睡,还要熬到九点封火。‘煤改电’以后,早上一踢被子就起来了,夜里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
王大姐说:“我以前羡慕住楼房的人,现在觉得自己家跟楼房一样了。”今年冬天,北京景山、南北长街、什刹海等地区的两万多户居民和王大姐家一道,享受了“煤改电”带来的便利。
北京市政府已对“煤改电”工程作出具体要求,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城区内所有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民平房实施此项工程,各项电网配套工程建设也将在2009年结束,全面完成12万户“煤改电”任务。
居委会主任的“新工作”
黄凤英在景山社区工作了四年。说起从前的工作,她皱起眉头:“冬天最操心,担心居民煤气中毒,担心火灾,事情多着呢。”“煤改电”之前,按照规定,早上8点以后各家丢的煤核不能落地。“大家都急急忙忙的,有时候煤球没烧尽就倒在外面,一旦遇上易燃的垃圾,就容易起火。”几乎每天,黄凤英和同事们都要挨家挨户去提醒。
今年冬天,黄凤英的居委会工作有了变化。她指着门上“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的标语,“明年再贴的时候把最后一条去掉。电暖气多安全啊,不用再跟居民签防煤气中毒的安全协议了,还不用担心煤球复燃,今年心里踏实了一大块儿。”
工程实施之初,几户居民专门找到居委会:“就算政府不补贴,大家也愿意用安全的电暖气。”“煤改电”去了居民的心病,也确实带来实惠。今年冬天,北京市二环路内采暖“煤改电”的居民全部享受峰谷电价,涉及3.4万户,夜间低谷价格是0.3元/千瓦时,比白天便宜近两角钱。再加上政府补贴,居民们在取暖上的开销更合算了。
如今,景山社区的1000多户居民户已经改造完毕,明年,“煤改电”工程还要在其他五个社区推开。“今年取暖季前有人问‘煤改电’怎么样,我没有体验过,不敢说。明年我想去当宣传员,跟大家说说‘煤改电’的好处。”黄凤英给自己添了项新工作。
眉清目秀的老胡同
几辆观光人力车在胡同流连。作为北京二环路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山社区散发出传统风貌的魅力。这里有御用冰窖、神秘的皇家道场和种种动人传说。今年冬天,居民们发现,他们的胡同换了新面貌。
社区座谈会上,大家表扬起最近的卫生工作。“路不像以前一样灰蒙蒙的,干净了不少,冬天能买白皮鞋穿了。”有人接过话茬:“今年冬天没烧蜂窝煤。胡同变得眉清目秀,敢情都是‘煤改电’的功劳。”
社区保洁员受益颇多:“以前的暖季节煤灰到处都是,路边堆着蜂窝煤堆,怎么打扫也不彻底。现在道路清理起来容易了,路上干净又漂亮。我们干完活,身上没那么脏了。不光省力气,连洗衣粉都省了。”
“低空污染”是今年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目标。“低空排放污染源之一就是小煤炉,会排放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二氧化硫。”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而景山小区所在的西城区在实施“煤改电”后,一个采暖季可以减少燃煤两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0吨。
景山社区的老居委会主任陈月娥和大家一样关心着环保。“北京对世界承诺过,2008年开奥运会时,空气质量要进一步改善。我们已经感觉到,我们为北京的环境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