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早了,胡扯一下

(2014-12-23 06:39:45)
标签:

股票

高尔夫

体育

中体科训

杂谈

起得太早了,老了?11点睡,4点半就醒了。

 

百无聊赖之中,想起些“大辞儿”:体系,标准,流程,iso,,,,

 

和老刘说玩笑话:标准是有的,每天出个十个八个,而且不断更新中。

 

但,标准的确有,而且真不多,就这么几个吧?

 

1.动量守恒。这个是必须的,恐怕即使是微观世界,经典物理学中适用的规律不多了,粒子运动也还是遵守这个规律的。

 

所以,在运动领域里,技术动作分析方法的“标准”,就是观察测量各个环节相对运动的时间长度、顺序和方向、幅度等内容。

 

(和小郁讨论:球杆作为系统的一个环节,有七个物理量需要关注:重量和形状,总重心位置及其围绕总重心的转动惯量,TGM起名叫做甜点线的垂直纵轴以及杆围绕这个轴的转动惯量,杆头围绕杆身的转动惯量,杆身的弹性也有三个物理量,估计杆身运动状态下的分析非常复杂,只能用你的有限元方式。

 

因此,杆身是否围绕腕子做hinge,恐怕不是一个完整的考虑。手与杆并不一定是“一个环节”,除非你“攥紧”。并且,手对杆的动量传递是怎样完成的呢?您想想呗。)

 

具体做分析的方式,除了经验性的观察外,靠精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测量,是可以清晰的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虽然理想化的、符合“数学公式式的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分析的物理量方面,主要采用动量守恒律演绎出的角动量守恒,力的大小方向,角速度,冲量和动量矩,,等等。

 

(和老刘的讨论:您的”两个模型“,如果引入人杆系统总重心运动平面与地面夹角的大小,以及击球者的倾向性选择,来说明两个模型的差别,是否可以避免所谓”看起来是,,,其实不是,,“这样的表达?)

 

当然,这需要科研条件和运动科学语言才能论述清楚。恐怕许多爱看博客的球友会抱怨”你们故弄玄虚“。实际上,这些运动分析方式已经存在并发展至少六十年了,没啥稀奇。反而,那些”一个平面两个平面、重心转移、hingge, cock, rollingrelease,,“等等,其实是挺稀奇的”标准“。

 

2.生物力学范畴内的骨骼肌肉运动原理,以及“神经肌肉-脑”控制原理。

 

这个”标准“,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发现,仍然在不断进化中。但,大致上,对”人这个活体机器是怎样工作的”这个问题,还是有基本的、普遍接受的认识的。

 

争议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控制方面,比如左右脑的功能,手眼脑的协调,以及”是否能开发出对植物神经的主动控制能力“等等,都是些听起来比较玄妙的东西。我是看到我们汪老师可以将呼吸次数在打坐时降到一分钟两次一下,心率降到”不正常“的水平。(他示范发力时,整个人的皮肤,从手指到全部额头都是红色的。)

 

3.训练学原理。这个”标准“主要回答”人如何掌握运动技术“的问题。

 

不幸的是,根据这个“标准”,看tips,看网上各种”球技-名师高论“,或者看博客,都是无法帮助球友们有效掌握运动技术的。

 

这个”标准“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繁杂,而且颇多争议,尤其体现在训练心理学的原理和应用手段,训练心理学与竞技心理学的过渡和统一,,等等。(有时,教练真的很累,美国有位著名的NCAA教练,一堂一个多小时的训练课,为了提供及时反馈,竟然讲了2700多句话;也有时,教练要学会一句话不说,憋着!)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诸如营养学,体适能训练原理和方法等等,以及这些原理与上述”标准“之间的有机结合。

 

题外话:今早网上闲逛,看到”震动世界高尔夫的少年明星“ ,”宣布“冬训体能了。不了解他打算怎么执行这个体能训练。

 

西方体适能训练体系以及派生出来的高尔夫专项体适能训练方式,我们这里还是有许多质疑的。比如,在技术本身具有内部对抗时,加大负荷来使之提高局部适应能力的做法,就很让人不感冒。伍兹先生不也开始抛弃这种做法了吗?不抛弃恐怕是连手术都没法做了。

 

前些天詹国勇过来,见到训练馆里的训练设备,告诉我:一见到这些东西就激动,想立即抓起哑铃杠铃之类的开练。我到感觉他的身体看起来结实,反而可能有些问题。记得,陈方灿博士来查看小孩子身体训练,不看肌肉是否发达,先去背上摸几下,看看“软不软”。

 

不扯了,训练去。总算有四个孩子算是”会打球了“。今天要给他们看看高韶青演奏二胡”万马奔腾“,让他们了解下”啥是大师“。如果不能成为master,如何mastery你的竞赛呢?

 

(忘了,吴新刚教练朋友:如果我们有”体系“的话,想了解这个体系,上述这些”标准“方面的考虑,或许是理解这个体系的钥匙。我们”如何打球“”左手臂是否弯“并不是体系。很快,您可能发现他们左手臂又“不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