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物力学评测“忍者”-结束北方训练

(2012-11-12 10:52:46)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中体科训

杂谈

天冷了。本周结束北方训练。放假一周,南方集合,开始4个半月的南方训练。

估计未来数年,都是过这样候鸟式的日子。每年300多个日日夜夜,是否够傻?

和崔志强老大通电话。他说,必须够傻才能办成事情。

南方基地球场的起伏巨大,估计场地训练本身就能替代心肺功能训练了。

也很难说,比如今年的定向越野比赛,50多公里密云山路,24个任务点,竟然有4人5小时内完成。邓俊峰更是在刚过4小时就跑回来了。他肯定够格进入“定向越野国家队”。所以,可能常规手段已经不足以刺激他的心肺了。


1.最后一周,对队员们进行生物力学评测。11个人,和部分教练。

有个很有意思的事。kistler来观察的人介绍,qualisys今年开始涉足高尔夫运动分析了。这是个好消息。使用红外进行采集分析,比起TPI那些手段要高级多了。数据的完整可靠性提高一个档次。

初步了解了下:qualisys的方案做50多个采集点,并且可以解决户外阳光下红外数据采集的难题。他们也开始设计高尔夫专项软件了。

我让那个兄弟转告他们:我们可能算是首先将qualisys全面应用于高尔夫专项运动分析并指导训练的“世界第一”。
http://s4/bmiddle/4fd5d550tce56e014ec13&690
(qualisys 的户外采集需要如此复杂的设备)
全面的生物力学实验可以解决三个分力,冲量,冲量矩是如何通过人体运动转化为球杆的三个速度的,转化效率如何等等问题。

以后,那些以往的、众多的“高尔夫理论”,能够通过实验来检验是否符合力学-解剖-心理等现代科学认识。

朋友告诉我,某人看到我们捻泥,奉劝我们不要“小米加步枪”。实际上,这位仁兄并不了解,我们的“炮”比起tpi的,还要大些。

小刘香做评测,穿戴起来,很像个忍者,好玩,视频留念。



2.周六狂风大雨,无法去场地。只好在训练馆里讲故事。心血来潮,很“冒进”地将触球(impact)的原理和要求讲了。这个课,内容非常“高深”,本来是安排到南方三周完成诱导性的准备后才讲的。

将三个方向的力,速度,和身体左右对侧全面协调,以正确的时序运动,最终完成对心的,谐振型的碰撞,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让他们课后分头自我体验了一阵子,午饭前看看,居然大部分能够做到solid impact,虽然很生疏。所以,都录像,算是他们今年北方训练的“留念”。其中有三人不太靠谱。

第二年,第三年……,他们将会变成啥样子呢?



(博友小郁谈到deloft的问题,实际上,当实现好的触球时,这个双手超前的现象会自然出现。您可以看到上面录像中有几位已经出现了。

理想的超前,当然还需要左右对侧分别作速度知觉训练后,才能真正实现。

这和朋友们学球“玩儿”,有挺大区别。爱好者可以主动去学习那些外部被观察到的“动作”。但受训练者,却是通过训练课程,自然形成那些“动作”的。

这让我想起侯根那个can be learned,和can be taught的说法。

实际上,我也很纠结:最近来训练营的朋友特别多,河北体院和廊坊的高尔夫专业甚至成批来。都感兴趣能否让普通爱好者也能实践类似的训练。但,我们还真没有能耐做出一套简化的,可以“自修”的,并且可以做阶段性监管评价的训练方案来。

牧野老兄算是体验比较多的,但也是差强人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奇
后一篇:有点儿意思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