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农业现代化
(2025-05-13 09:10:13)
连着两年的五一节去天镇,这个机缘很深。
去年看了李二口长城,吃了天镇特色小吃驴肉火烧,看了天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模,登了天镇玉泉山探访了正在兴建的显化寺。今年看了薛三墩,吃了天镇的烤肉,驴肉,再度吃了垂涎已久的驴肉火烧,再度领略了天镇的大棚农业,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突飞猛进,这一次又上玉泉山,喝了玉泉水,拜见了主持羲寂法师。
请教了一下deepseek,又在官网上深度了解一下天镇县:截止到2024年7月天镇县面积有1716平方公里,辖5镇(玉泉、谷前堡、米薪关、逯家湾、新平堡)、6乡(卅里铺、贾家屯、赵家沟、马家皂、南高崖、张西河),172个行政村、16个社区;常住人口155446人。由于气候的原因,天镇县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短冬长,年平均气温6.7度,日照2806.4小时,无霜期110—151天,降雨量383.5毫米。如果靠天吃饭显然有很大困难,勤劳智慧的天镇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引进大棚农业,种植养殖均在大棚,蔬菜、水果、鱼类,菌类都通过大棚实现了。大棚内调控好温湿度,气候的不良影响几乎没有。天镇矿藏种类较多,但身在煤都大同和其他的区县比起来缺煤。
天镇的交通很便利,东距北京280公里、张家口85公里,西距大同80公里、呼和浩特200公里,南距离太原360公里。境内有(北)京—包(头)铁路横穿东西,G512大(同)—张(家口)、S201马(市口)—走(马驿)纵横交错,大张高铁、天黎高速公路全部通车;天镇物产都能快速地运出去,天镇的蔬菜水果主要供应到了北京、河北等地。因交通便利,来天镇采摘的主要是河北、北京的游客,天镇的物价很亲民,来天镇交通也方便,天镇打旅游牌也未尝不可。
我不知道天镇县在大同市的几个县里排名怎样,看过县城周边的大棚设施正在不断加大规模,不断提高的科技含量,我感觉天镇县的农业发展水平是大同市最高的。他们的小西红柿大棚,平均一个投资千万元,是山西省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 看过后,我隐隐感觉到,这就是农业现代化。无土栽培,精准滴灌,温控、湿控、光控全都是无人化的电脑操作。小时候总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这么多年过去,工业、国防、科学技术早已是现代化了,尤其这几年各种科技井喷式的发展,只有农业慢了些,现如今,农业现代化也就在眼前。
去年看二姨,作了一辈子农民的她,跟我说起土地,有不舍也有无奈,一来年纪大了越来越力不从心,二来随着农业科技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承包的土地以另一种方式去生产了,有集约化大规模种植的农场主参与,土地流转后,全部机械化种植,农业以这种方式现代化了。因为土地连成大片,为机械化种植创造了条件,播种、施肥、耕地,收割都是机械化运作。既提高了产量又节约了成本。这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当下的现实是,农村年轻人口大量流失,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因为科技化进程的加速,也不需要太多劳动力,这么一来,就形成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现在村里年龄最小的人多是60后,70后80后。这些年轻人多数已转化为城镇人口。每次回老家后,村里的空心化让我感觉不到生机与活力。儿时村里的鲜活与生机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到天镇,虽然看不到太多的农民,但因为有农业科技的发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了新的希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