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不平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有儿女。儿子上了大学后,生活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每天新闻联播结束后,天气预报中的西安成了全家人关注的城市,那个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成了最让人牵挂的所在。因为孩子在那个城市上大学。虽然人不能天天见到,但看到天气状况似乎就了解了人一样。那种牵挂真的很微妙。孩子向来省心,只是随着羽翼丰满,也成就了他征服未知世界的雄心,利用假期想走出去看看是他强烈的渴望。殊不知,一年到头回家没几天的他,家人多需要和他多呆几天,哪怕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看着他就好。可是孩子不理解,他对未知世界的兴趣更胜过与家人的团聚。暑假先是去长春看航展,看完航展在北京中转后又去重庆,在北京中转期间碰到暴雨,滞留在北京西站十几个小时,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好在年轻人体力好,一切平安并顺利到达重庆,到了重庆后,听说住的是50元一晚的青年旅馆,又一次让当妈的人十分揪心。每天的心情随着他的行程而起起伏伏。终于熬到了旅游结束回家,我的心才放下。结果另一场潜在的危机也终于暴发。因为我的牵挂,总想打电话,使得孩子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因为我们怕他受苦受累,一再询问盘緾是否充足,使得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那一天终于暴发,孩子把他的愤怒喷向我们当父母的,这也让我们再一次清醒过来,孩子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我们为他遮风挡雨。他需要被证明、需要被认可。
现在我们保持每周一次的交流,交流的内容除了暄寒问暖,再就是把我的人生经验教训说给他听,至于他是怎么想的,说老实话,我知之甚少。每次通话总是我在说,他在听,如果我不说,就会冷场。如果我不找话题母子就没有话可讲。我年轻时不知怎么过来的,似乎没有和父母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也没有流露出特别渴望和我交流的状况,一切都很正常。也许那时候通话不便,好久见面一次,在一次见面中话题就会很多,现在通信发达,联系次数多了,反而无话可讲。也许是性格原因,男孩子和母亲原本就无话可讲。他感兴趣的话你听不懂,当母亲的也只能暄寒问暖了。那天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连续两晚梦到了我,而且是不好的梦,让我抽空去体检。那天他把自己的另一个微信号告诉了我,并千万交待有急事可以联系这个新微信。从此以后,这个新通道成了我和他的小秘密,我和他的关系比他与他爸爸更近一步。我心里很是自得。从来母子情深,我对孩子关心的更胜一筹,我也感到孩子内心深处还是很牵挂我的。我的安危对他来讲依然大于天。于是幸福之情油然而生,并三番五次确保我没事,他才不给我连着打电话了。
二、家有老人。公公检查出了大病,全家人严阵以待,兄妹几个经过多次周密磋商,最后决定让公公到北京的大医院去做手术。前前后后,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度过了难关。公公做了手术后,恢复过程也很艰辛,回到大同后又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在北京住了将近一个月老公陪床,在大同住了一个多月,婆婆一直陪着,连公公过生日我们都在医院。前半年的日子基本上是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好在,经过大半年的调养,公公身子骨慢慢硬朗起来了。年底全家人欢聚饭店为婆婆庆祝生日,正好这一天是12月30日,也算是年底一个完美的收尾。


三、家有装修。本来22年9月就开始的装修工程,由于口罩的原因被迫中断,直到今年年初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于是按部就班,工程逐步推进,期间可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好多个不眠之夜都在想着工程的事情。瓦工、木工、水电工、油工,全屋订制,这一套下来,说我是半个专家也不为过。看着自己设计的思路一步步接近目标直到成形,虽然很累,但着实有成就感。装修家好比炼丹一样,需要坚持,需要耐心,需要智慧。从收到钥匙打开房门的一脸嫌弃,到如今推门进去就是渴望与欣喜,这期间真象自己养的一个孩子一样,从生下来不待见到越来越喜欢,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想不喜欢也难。尤其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后,内心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四、退休。作为一个有29年工龄的劳动者,2023年12月正式加入退休人员行列。从此以后,以另一种心态或是模式来工作了。我本来觉得自己很年轻,然而,年龄让我正视自己,的确我已经不年轻了。从此以后,不用再交社保金;从此以后,有了一份退休金(虽然不多只有2500多元);从此以后,有两份收入了。这会缓解我的经济压力。装修完新居后,可以用囊中羞涩来形容我的经济状况。如果没有收入来源,接下来生活压力显而易见。因为房贷的存在,我需要退而不休。需要维持现状继续工作。
五、旅游。这一年,生活经历很丰富。国庆期间,老公开车,妹妹策划,带着老妈,邀请三姨,我们一行五人去了苏木山,虽然只有短短一天行程,但难得的旅游经历让我们虽然累但却很开心。国庆期间,我当司机,拉着妹妹和老妈去火山群做了一次短途旅行,自打我开车上班以后,胆子越来越壮,可以带着她们去近处看看,小有成就感。那年带着妹妹去土林,我的心是惴惴不安的。路程不长,但走了很久。这一次,我明显轻松了很多,有更多的精力来体会和欣赏身临其境的美景了。国庆节期间,老妈身体不错,妹妹难得有兴致,于是我们邀请三姨一道在木兰小馆吃了一顿,名义后补妹妹的生日宴。饭后我们在新开发的东南邑打卡,照片里一张张开怀的笑颜,有多少年不曾有过了。大家都很开心。

















六、自娱自乐。2023年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善化寺看芍药,在家里尝试着做点心,做面包,做果酱,也都小有成就,生活内容丰富了很多。这也得益于随着国力的强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我们也都一一进行了实践。一部手机在手,什么都难不倒。想学什么都能找到老师。且都是速成的。做面包、做点心、做果酱都是从小视频里学的。看芍药也是从手机上看到别人写的美篇得到启发。虽然生于70后,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也被时代裹挟着一路向前奔跑,享受着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与舒适。












七、工作。在学校里工作是我曾经的梦想,终于实现之后,我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这一切。学校里的风景,春夏秋冬,学校里的学生,健康活泼,工作中的体验,新鲜又充实。作为支部的一员,那次支部活动我也登上了学院用于教学的大飞机,参观了充满现代感的图书馆。并借了一批图书,那种抱一大摞书回宿舍的感觉真美妙。好象我是一个学者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