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浅缘深

2022-11-06 15:12:44

        世界很小,缘份很妙。

        今年年初,学校新招了一批老师,共11人,这些老师中,都是研究生毕业,女的多,男的少,男的只有一位,分配到了学工部,我们办公室吸纳了三位女老师,其中漂亮的、看起来十分苗条的两位已婚。剩下的一位相貌平平,个头偏矮偏胖,且尚未成家更好相处一些。女孩子很低调,分座位时,直往后靠,坐在门口,电脑呢别人挑剩下的她用,相较仨人里面,每天来的最早。新人有个特点,上班不早来,下班不晚走,与我们几个老人比起来作风很彪悍,我们三个老的,总是看领导脸色,总是早来晚归。一个学期下来,学院又新组建了党办品宣部,办公室的工作一大半被分了出去,跟着人员也分家,于是那两位小媳妇被分到了9楼的党办品宣部,相较工作更积极一些的女孩子留在了8楼的行政办。没几天品宣部的领导下楼直抱怨,说一办公室的人,没一个能干活的。细想9楼办公室美女若干,不听指挥,工作懒散已是成年旧习,无法扭转。而行政办留来的,都是之前干活的中坚力量。每每此时,我们领导便喜形于色,原先工作量减掉大半,而战斗力犹存。小姑娘留下之后,迅速融入到了我们这个战斗力极强的队伍中,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工作潜力也被挖掘出来,领导十分满意。10月封校的20多天时间里,两位男士被封在外面,留下两位女士和领导组成办公室三人小分队,抗起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之间的战斗友情也逐渐加深。

       这天小姑娘跟我说起她的政治老师来,并推送给我一篇政治老师写的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当时我还心不在焉,小姑娘说,我们政治老师特别好,讲课水平特别高比大学老师都好,三观特别正,带给我们的都是正能量。政治老师从来不对我们发脾气,教育学生总是循循善诱,我最喜欢我们政治老师了。

       我点开她发的这篇文章,看着看着,不淡定了。于是我问,你们老师是叫狄江华吗?她说是了。于是,我们便倒开了话匣子。

        话说,我是你们政治老师的妹妹的初中同学,而且我俩同桌,关系十分好。她妹妹叫狄江丽,她们还有个小妹妹叫狄江珊。我又回忆起我的初中时光,和她讲了一些我们上学时的趣事。从狄江丽口中,我得知,她们的妈妈是幼师的校长,因为生病,右手不能写字,用左手写,字也特别漂亮,想起我上初中时那一笔字,很差劲,但狄江丽的字总是很工整。我只记得狄江丽在我们班学习非常好,排名总是在前几名。我和她坐同桌,我们无话不说,很是亲密。她邀请我去她家玩,本来我也邀请她到我家玩,结果,那天正好出了点状况,妹妹被二叔带着去了三姑家,没和爸妈打招呼,害得他们疯了一般到处找人,我只好给狄江丽打电话,说原计划泡汤了。那是我俩相处时我感觉最遗憾的一件事。初二时,狄江丽转学到了二中,后来我们俩再见面是在高三补习班的开学典礼上。我中学期间学习成绩很一般,高考也考得不怎样,于是去补习了。在高三补习班的开学典礼上碰到她我很意外,我一直以为她考上大学是稳的。在那次开学典礼上,我俩凑在一起又聊了聊。几年过去,似乎共同语言没那么多了。她学理,我学文,交集也不多。再后来,我在补习班呆了一个月有天突然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便没有了斗志,上了本地一所大专。我得知,补习一年后,她后来考上了天津医科大学,最后当了一名妇产科的大夫。那年我怀孕去做产检,还特意找她,得知她已结婚生子,而且孩子比我的大。我给她孩子买了一件衣服还小了,很尴尬。她告诉我,她又要去上学了,考上了研究生。之后,有一年,我在电视看到一档访谈结目,他们夫妻俩是嘉宾,得知他们夫妻比翼齐飞,都很能干。

        一晃二十年过去,我俩中间没有任何联系。

         我打开狄老师的文章看了起来,直到现在,我才理解我的同学狄江丽为什么那么优秀,她为什么能走那么远,听说她还是美国一大学的荣誉学者,真为她骄傲!这篇回忆母亲一生的文章,让人看得潸然泪下。办公室小姑娘说,穆老师,我已哭了两回了。狄江丽的妈妈于11月2日上午9点15分走了。她大姐作为一名中学的政治老师,把她们家这些年的生活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那些照片从她妈妈年轻时一直到八旬,按时间顺序一一展现出来。当中还有她们家的全家福,我看到了狄江丽,那个我曾经十分熟悉的少女。仿佛我的回忆带着我又到了80年代中期的大同九中。初中三年,最快乐的一年就是和狄江丽坐同桌的那一年。她那么聪明,热情,又善良。我在她的启迪下,学习成绩稳中有升。从她的谈吐中,为我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活空间。回想起来,我记得她妈妈一看就象个领导,对她们要求也严格,她爸爸脾气更温和一些,个头比较高,记得有一次下雨还专门给她送雨衣。那个年代,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大家吃穿用基本都一样,我们每天也是花9分钱2两粮票买个饼子或油饼,我们在一起所谈的一般都是学习。狄江丽英语学得特别好,我小学时也学过英语,有点底子,上初中时不觉得难。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不太好,我俩的数学成绩,都不突出。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初二时她便转学到了二中。而我们那个班,初二时被分班,一班的学生,分到了其他几个班里。初一的共同记忆就是那么短暂。后来,我撞了大运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其实想报考二中,但老爸让我报一中,当时我的认知是一中二中一个样,后来才知道,一中和二中还是有些差距的。如果当年报了二中,说不定还能和狄江丽碰到,如果当时我俩在一个班那时我的人生轨迹又就该怎样书写

        这些年来,我总是对自己的命运有些不满意,想着几个如果,如果当年补习了会怎样,如果到了南洋,后来走出大同到了青岛会怎样?看人家狄江丽,事业一直在走上升路线,人生那么精彩,才叫不白活一回。

        一个人人生的高度,我想和认知、和见识有很大关系。她生在那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眼界自然不同。所以,在她已结婚生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放下那样让人羡慕的工作条件,去进修、去提升。而我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想法没有太高,也不努力,所以一生平庸也是太正常了。如果我也象妹妹那样,不低头,不妥协,咬牙挺过来,或许人生的境遇也不同。每个光鲜的生命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而狄江丽的父母在那样一个年代,从大城市来到山西的老少边穷地,一呆就是几十年,他们的一生又该怎样说?

        看到他们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有滋有味,我想这就够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开心地过日子,不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是幸福的。

        他们父母乐观、达观的精神境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教育子女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才是我们这些人应该永远传承的。

        小姑娘看到我哭的稀里哗啦,连去拍会议照的事也给丢一边了,于是戴上口罩去拍照了。有过这一交集,我俩的关系又加深了一层,我也深感,世界很小,缘份很妙。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今天下雨了 后一篇:鞭长莫及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