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地名故事之——候仙园
(2016-08-08 21:16:13)
标签:
历史故事文化地名故事 |
分类: 儒林漫像 |
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候仙园,离我村(今淄川大窎桥村)西北二十里余,引河水环园四周,以闸蓄泄,圆方二十余亩,藤架花篱,掩映曲折,凉亭火奥室,布置随宜,有牡丹二百余株,他花称是,蓄水即深,有怪潜藏,仆人子浴其中为所害。竭水取视,忽黑风起,滚滚向西北去。”王培荀的这段记载,为强调候仙园池水深广,故弄玄虚,编造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唐梦赉此文详细描绘了候仙园地理位、四周环境、园内建筑,辞藻华美,行文雅致,描写形象生动,是一篇优美的记述、说明散文。
候仙园究竟何时何人何因所建,已经无稽可考。但从唐梦赉《候仙园记》,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等有关文献记载分析,候仙园主人前期应为高珩,后为韩庭芑。唐梦赉《候仙园记》最后写道:“癸丑夏,来与汾滨导师紫霞先生习静者,凡再阅月,跏趺之余,日有游焉。”高珩晚年自号“紫霞道人”,此处“紫霞先生”即指高珩,“跏趺”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是说康熙十二年(癸丑)夏天,作者来候仙园跟随“汾滨导师紫霞先生”学习静坐修身,有闲暇时间游览了候仙园,那肯定这处园林主人为高珩无疑。
王培荀的《乡园忆旧录》记载:“高念东先生来游,有句云‘野人礼数寒暄减,名士风流几砚香’。后园为先生所得,尝检纸团展示,乃园丁次第报花开单也,怅然有作,富贵人家置园亭,或不得身履,帷于长安担上看花,甚而于纸上看花,可叹!先生不久又转鬻他人。”
据淄川《高氏家谱》记载,高之騱女适青城广西和县知县韩牧吉,韩牧吉是韩逢庥长子,从此来看,高韩两家不仅是姻亲关系,而且关系密切,高珩无论是在做官时期还是在其辞官归淄川后,高韩两家通家友好,高珩居家后,两人经常来往,在《栖云阁诗》中高珩有数首诗涉及两家关系,如《候仙园有感》《候仙园二绝句》《候仙园销夏》《韩燕翼邀饮候仙园》等。康熙十六年,韩逢麻出任浙江武康知县之后,高珩曾因事过武康,据高珩《栖云阁文集》卷十一《李子长为长枝立嗣题辞》叙中说:“丁巳,予于武康署中即晤子长,得悉此事,叹赏不能已已”。李子长当为韩逢麻自家乡聘来的幕宾,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卷六《祝莱芜令戎公寿序》:“予客岁以纳赋无策,售产吴越.归过武康 ,邑人道其韩令之贤.即采木造舟一事,为邑人祖泽甚深”。此时李之芳 (字朱仲,号邺园(1622~1694)正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浙江总督,其家乡武定(今山东滨州市 )与淄川同属济南府,又与韩逢麻的原籍青城县毗邻,高珩此行,估计就是为了给刚刚就任知县的韩逢庥疏通一下关系,请李之芳关照这位老乡。高珩的女婿张笃庆曾受韩逢庥邀请,在韩家设帳教授韩逢庥子侄读书。高之騱与韩逢庥关系也很密切,高之騱有十几首诗写到与韩逢庥的交往,如《定州将最别韩樾依州牧》《寄韩樾依山中》《寄怀韩樾依》《同韩定州夜饮》《初秋寄怀韩樾依古巾山州牧》《韩樾依偕张嗣宗游关里归以诗寄讯》《寄韩越依山村谈道》《闻樾依刺史寻幽栖息将赴莺宫山村村固》等。
韩庭芑为什么会在他乡买下这处园子?据有关资料推知,一是韩庭芑原籍青城县,离得淄川并不算远;二是从王士禎撰写的《中奉大夫整伤天津海防道山东按察司副使韩公墓志铭》中可知,韩庭芑于顺治三年(1646)举山东乡试第四名,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选为内翰林弘文院庶吉士,而顺治九年,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内翰林弘文院侍讲学士的高珩,为少詹事。两人在朝中既是同乡又是同事,交好有年;三是韩庭芑与高珩的亲家(高珩之子高之騱娶邱璐之女)瓜州同知邱璐是好友,王士禎为邱璐撰写的墓志铭中说:“淄川邱君璐,官扬州同知,逋官钱罪且及孥,公解金赠之无吝色。”邱璐籍贯是淄川西鄙豹山南麓巩家坞村人,有了这几层关系,韩庭芑在淄川落户居住,高珩把自己花园转让给好友为业,便顺理成章。
后来韩逢庥从其父韩庭芑手中继承了候仙园。康熙四十三年(1704)韩逢庥辞职回到淄川,于候仙园中赋闲养老。蒲松龄有数首诗写到候仙园以及与韩逢庥的交往。如同年,蒲松龄得知韩逢庥辞官归田,作七绝诗(二首)《韩定州辞任归田》相赠,诗其一云:“年来志意已阑珊,深闭柴门物色闲。仕宦知交无几个,频频曳杖看归山。”诗其二云:“逢人久说宦情微,不道飘然竟拂衣。廉吏自无游宦乐,达人岂为折腰归。”诗其一中“深闭柴门物色闲”“频频曳杖看归山”等句,说的是韩逢庥辞官之后在候仙园悠闲养老之事,诗其二中“不道飘然竟拂衣”句的“拂衣”是指辞官归田,证明韩逢庥不是住在淄川城里,的确是在候仙园里真正的隐居山林。诗中的,“达人”是指达观知命的人。该诗赞扬韩逢庥是一员能吏廉官,说他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和不公,不为世俗折腰,毅然离开这一污浊之地,回归山林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净土乐地。
蜻蜒风定抱花痴,茅屋无人燕子知。
两月不来花满径,新篁争送隔墙枝。
园林又见落花泥,新雨银塘燕子栖。
日荡树心光掩冉,楼横水面影高低。
堂堂久自知鱼计,恰恰惟宜听鸟啼。
长昼闭门如小劫,宽心已过夕阳西。
自嫌乘兴径登堂,一揖开筵旋命觞。
松栝已惊皆玉树,芙蓉何吝种金塘。
野人礼数寒暄简,名士风流几砚香。
倒载方归无不可,吾徒随处是高阳。
息机鸥乌白忘情,何事丝心萝未成。
不但松风清入骨,银休轻泻辘轳声。
红飞夜合缀苍苔,山接空亭四面开。
笑问虬松黄乌伴,几人载酒月明来。
习静闲园入夏时,长林支枕正相宜。
酒因试药开封早,棋为侵边落子迟。
肘后禁方传海藏,囊中丹诀授仙师。
园丁雨歇欣然报,水涨南溪已满陂。
垂柳阴中花几树,尽是飞觞行乐处。
栽花不是看花人,花村西北长安路。
岁岁春风岁岁花,主人匏系在天涯。
园丁莫报花开未,花正开时人忆家。
几年勝硛变沧桑,拱玉石倾环碧荒。
惟有侯仙仍似旧,后生犹及见灵光。
胡床如对浣花溪,桐露初零晓景低。
几却飘蓬归未得,子规空作五更啼。
长虹天矫跨石梁,苔满平地绿一方。
闻说双鬟吹玉笛,砑光舞罢落山香。
茅亭临水绿参天,草软沙明纵鹭眠,
犹有鹿门处士在,好同携酒看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