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同邹平县作家王忠修老师考察葫芦山簸箕山

(2013-12-02 21:28:52)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林漫像
   邹平县作家王忠修老师历时三年考察山东长白山脉大小山头100余座,撰写《山东长白山志》。“山志”涵盖山东长白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皇皇百万字,图片数百幅,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此举得到了邹平县官方大力支持,不日可与读者见面。
   山东长白山横跨三市(滨州、淄博、济南)四县(市区)(邹平、章丘、周村、淄川),东南西北向横亘在山东省中西部,南接泰莱山脉,北襟华北平原。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40余公里,为山东中西部最大山系,美誉“副岳”。山系周围数2百平方公里范围之内,上至龙山文化遗存众多,下至明清以降人文荟萃,是中国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王忠修老师数年以来,对这一地区数千年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跋涉上千公里,采访数百人,进行了考察,深入挖掘整理资料,费时三年,伏案笔耕,费尽心血,大功告成。《山东长白山志的》成功编纂,无疑填补了一项山东文化空白,功在当今,泽被后世,功德无量。
    我家乡葫芦山、簸箕山、凤凰山,金山等山脉,地处长白山东部主峰白云山以东3公里,为长白山东延余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一地区自古人文蔚起,底蕴深厚。葫芦山会发端明初,声明远播黄河南北,石大夫扶危济困屡显仙灵,一方百姓顶礼膜拜。王老师读过我写家乡山水神圣人文的系列文章,感到《长白山志》延伸扩大到这一地区很有必要。日前,邀我陪同,驱车30公里,围绕这四座山系一周,详尽考察,细致采访,收获颇丰。

http://s11/mw690/001sDV3oty6EGspUoJ41a&690       发源于凤凰山东麓的米沟河源头。米沟河流经周村东部刘家寨子,从长山南关入孝妇河。明末循吏刘一相,崇祯元年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刘鸿训,起义领袖刘孔和祖孙三代,就诞生在米沟河畔的刘家寨子。

http://s2/mw690/001sDV3oty6EGsqjjaxe1&690
                               凤凰山东部。建设中的旅游度假区宾馆
http://s3/mw690/001sDV3oty6EGsucOxI72&690
                     邹平考察访问组一行,左一为宁志春,左二为王忠修,左四为著名书法家张延龙
http://s13/mw690/001sDV3oty6EGsuQLXC6c&690                                              在凤凰山合影

http://s4/mw690/001sDV3oty6EGsvs86vc3&690
                                    从葫芦山西望长白山支峰白云山
http://s11/mw690/001sDV3oty6EGswjJq26a&690            旧《淄川县志》有载的葫芦山石大夫石,劫后余生。1970年代被一个村民放炮炸碎建房子,结果这人被炸瞎一个眼,作罢。好歹留下这五分之一底座。

http://s13/mw690/001sDV3oty6EGswPIhm4c&690
                               陪同邹平作家一行在石大夫前留影
http://s13/mw690/001sDV3oty6EGsx4T2Q7c&690         葫芦山上明镜石,也被炸去一半。乾隆年间撰修《淄川县志》将其作为盛景书写一笔。

http://s16/mw690/001sDV3oty6EGsx1MV99f&690
                                           簸箕山远望
http://s8/mw690/001sDV3oty6EGsFAn6T77&690     簸箕山东麓的池子头村有一个神奇的泉眼,大旱三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清流漫淌,兀自成溪,在萌水西入范阳河。自明朝村人在泉旁建龙王庙香火供奉,庙毁于1966年。现今村民在泉上砌石保护。水清如镜,清澈见底。这张照片(邹平作家宁志春)是人站在泉旁,自水上照得,竟异常清晰。

http://s7/mw690/001sDV3oty6EGsG3qvk86&690                如此照相发明人是王忠修老师。我们每人站在泉边拍照一副

http://s13/mw690/001sDV3oty6EGsGw8WMfc&690       周村作家李国经,40年前参加学大寨工作队,曾在池子头村驻村一年,今天旧地重访,拜访当年房东,亲切拉呱。

http://s4/mw690/001sDV3oty6EGsHcYP9a3&690
                                      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们
http://s7/mw690/001sDV3oty6EGsJs0Rgd6&690           

http://s15/mw690/001sDV3oty6EGsK0kZE1e&690
                       建于明末的韩氏家族家庙,如今破败不堪
http://s8/mw690/001sDV3oty6EGsKrcOP87&690
      李国经先生40年前为学大寨工作队员时,在这口破家庙里住过一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旧地重游,感慨万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