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价:是投机炒作还是供不应求

(2008-06-16 15:57:00)
标签:

证券

财经

a股市场

皮肯斯

中国

股票

分类: A股市场

 

■     《红周刊》实习记者 兰春艳

2008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速度之快、价格记录之高,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相关人士纷纷开始寻找个中原因。

 

索罗斯、欧佩克:主因是投机炒作

索罗斯认为油价上升的主因是投机炒作。大量投机资金(特别是指数基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导致市场平衡被打破,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这些指数基金为了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而涌入了商品期货市场,而结果表明商品期货方面的投资比其他资产投资更为有利可图,于是泡泡被越吹越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也认为,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市场油价的暴涨不是正常的供需关系的问题。欧佩克秘书长Badri解释说,现在欧佩克每天的产量是3220万桶,比起2008年年初制订的计划还要高,也高于国际能源署较早前建议的3160万桶。

 

罗杰斯、皮肯斯:供需失衡导致价格飙升

索罗斯曾经的搭档、量子基金合伙人罗杰斯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油价飞涨是因为全球到现在为止找不到更多石油满足需求,供需失衡肯定会导致价格飙升。他还预测,原油价格涨势还会持续几年,因为已知的储量只会缩减,全球正在竭尽已知的油藏,除非有人发现大量石油,否则原油价格很容易涨到150美元甚至200美元。

“油神”皮肯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全球每天只能供应8500万桶原油,而每天原油的需求量达到8640万桶,因此油价持续上涨是必然的。对于投机炒作的指责,皮肯斯反驳说,期货交易市场的存在,给产油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对冲油价过低或过高的机会;对对冲基金来说,也不得不进行投机以对冲波动风险。

尽管上述两派观点迥异,但对于油价后市,却有一致的共识。皮肯斯认为今年之内仍有可能上涨至每桶150美元。索罗斯认为油价泡沫会一直持续,直至美国和英国出现经济衰退,那时油价才有望大幅回落。

 

 

·观点交锋·

新一轮调整目标先看2660点

■     《红周刊》特约作者民族证券 徐一钉

向下突破性缺口概率加大

笔者很关注6月10日跳空缺口的属性,即3215~3312点究竟是普通性缺口,还是向下突破性缺口。随后三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不但没有回补、甚至都没有能力触及该缺口,3215~3312点成为向下突破性缺口的概率在加大。4月24日~6月6日,两市在3330~3760点累计成交44866亿元,累计换手率大约为62%。上证综指一旦有效跌破3000点,3215~3312点将成为新的强阻力区域。一般而言,高换手的整理平台一旦向下突破,跌幅至少为整理平台下箱线的20%,即新一轮调整目标先看3330×0.8=2660点。值得关注的是,不断收紧的银根已使一些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这将强化相关的公司在二级市场减持“大小非”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

 

基本面不确定性太多

  目前A股市场有一个“误区”,即A股已经跌破“合理估值区间”。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比预期的“低”、或增长持平、甚至下降,以前看似合理估值的个股又显得贵了。比如:2007年底,对A股上市公司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最低”的预期是30%。但到2008年4月底,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的预期已没有超过30%的。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股票市场上涨、或下跌的“根本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或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PPI同比上涨8.2%,增速连续第5个月创三年以来的新高,透视出国内通胀形势可能更加严峻,这将拖累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

国资委数据显示:2008年1~4月份,410户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微降1.3%,而2007年1~4月份同比增长34.8%。从增长34.8%到微降1.3%,反映出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背景下,国有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滑。上述数据反映出,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可能比预期低,一旦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速度减缓,A股市场合理估值的下限也将下移。而成品油、电力等行业的价格管制何时放开或分阶段放开,使得它们的上下游行业盈利状况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国内经济、宏观调控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很多投资者选择“放弃”。

 

热钱不会担当“解放军”

目前A股市场另一个“误区”,即国际热钱加速流入中国=热钱抄A股市场的底=A股市场趋势即将转折。包括股票在内的资本市场,资金积极参与的目的就是赚钱,它们不会“雪中送炭”去当解放军。相反,在大多数时间内恐怕还要“落井下石”,已获取更加“廉价”的筹码。特别是,如果国际热钱“真”的要进入A股市场,由于它们的资金规模巨大,建仓的时间、建仓的空间都不会短,笔者估计热钱一个轮次的进出至少三年(建仓一年、拉高出货两年),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建仓的同时,必须考虑两、三年以后出货时,中国的宏观面、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否配合。何况,国际热钱还会借助于香港股市的股指期货、期权、备兑权证等衍生品,在A股、H股两个市场做跨市套利。或许,一些国际热钱在近期A股市场的下跌中,在A股、H股市场中有不菲的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