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更多的投资人来说,在投资品选择方面,“买了房子才放心”的投资观念也将受到极大的考验和改变
■
红周刊特约重庆 罗栗
在数月前,我的几位朋友就已经告别了无生趣的股市,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坚挺的房价,他们选择了投资房产,“买房子放心,总有个东西在那里”是他们投资房产时的普遍心态。
在很多投资者的心里,都认为房产投资的确比买股票踏实,做长线投资更是如此。可是,地震发生了,“买房子即便不涨价,至少不会跌价”的民间保本式观念在地震面前被颠覆,“房屋比黄金更保值”的判断也受到动摇,令投机、投资者望而却步。
最近和成都朋友通电话慰问,我顺便问了一下房地产的事情。朋友告诉我,地震之后一切都变了:想买房的人不敢下手了;付了定金的人正在想办法退房,因为“不动产都变成动产(地震引起的摇晃)了”。而网友流传的经典笑话是:现在找对象不是有车有房,而是有票有帐篷。
具体到震区而言,在汶川、北川、青川等地,一片瓦砾,重建刚刚开始,房屋建设在很长时间内必定是政府主导的安置性住房。对于离震中较近的成都、重庆等二、三线重点城市,原本出现颓势的房地产因为地震遭受到更强烈的重创,目前两市多个房地产项目停工,何时复工尚未可知。重庆楼市成交量已经连续2周下降,低迷同样体现在该市的二手房交易中,部分二手房交易中介机构甚至出现了无来电、无来访、无成交的“三无”休克状态。
商品房的销售疲软与购房者震后观望心理增强有关。因为担心地震之后房子可能存在隐患,投资者都心有余悸。而且地震造成的房屋摇晃,使部分房产变成危房或隐性危房。古语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凡人?
损失最大的要算那些在灾区买了房的人。我的一个同事前几年在风景如画的都江堰买了一处房产,每年去那里度假。这次地震之后,房子成了危房。除了当地有户口的居民可以2000元/平米、共70平米的价格由地方政府进行补偿之外,其他投资性房产损失都由自己承担。面对突如其来的损失,我的同事一直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把它卖掉?因为股票即使发生损失,一般不会血本无归;而房子一旦有闪失,基本就是血本无归了。
地震发生之后,除了灾区及附近房产陷入低迷外,它还有可怕的传染性,就像地震波可以传到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一样。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震后次日,北京市期房住宅部分签约245套,比12日下降69套,环比跌22%。震后一周内,住宅期房网上签约总量比上一周下降281套,下降幅度为16%。上海数据显示,震后两周,上海商品住宅周成交量大约下降了20%。
对于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暴富的开发商以及疯狂的投机客来说,或许地震会让他们开始清醒,在仍然刚性的需求面前,应该在安全性上有更多的考虑,比如不选高楼层,要求更高的抗震性,要求更多的小区空地等等。对于更多的投资人来说,在投资品选择方面,“买了房子才放心”的投资观念也将受到极大的考验和改变。(作者系西南证券重庆营业部证券分析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