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与股市
(2008-05-23 16:31:03)
标签:
证券
股票
阪神大地震
台湾加权指数
|
分类:
A股市场
|
大地震与股市
■包头 葛梅(摘)
▲日本1995年“1·17”阪神大地震
日本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7.3级)后,日经225指数从1月17日的19241点开始一直下行,至1月23日17785点止跌,期间经历了4个交易日,下跌幅度为7.6%。
而后日经指数又短期内出现比较大幅度的数日反弹,但最终受大地震对经济金融面的影响,后期延续中期跌势,期间著名的巴林银行也因此受累破产。
就个股而言,日本阪神大地震之后4个交易日的大跌过程中,下跌幅度居前是的银行、地产、阪神地区的机械类个股,对应的上涨股票寥寥无几,只有大成建设等几家灾后重建概念股表现强劲,以及武田药品工业等医药类个股,相对跌幅较小。
▲台湾1999年“9·21”大地震
中国台湾“9·21”大地震(7.3级)发生后,股市暂停交易,直至9月27日复牌交易,台湾加权指数从9月20日的8016点开始下挫,到9月30日报收于7599点,期间经历了5个交易日的下跌震荡,累计下跌为5.2%。
其后台湾加权指数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后再次回复之前态势,呈现盘整形态。
就个股而言,在大盘下跌过程中出现正收益的个股主要表现为灾后重建概念股和大灾受益股。比如水泥、钢铁、建材等企业,同时大毅科技等半导体行业由于台湾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虽然产量受损,但是股价却随着芯片价格上涨而飙升。
对应的下跌个股主要集中在银行、地产、保险、电脑下游组装企业等。
·散户心声·
紧急停牌措施值得称赞
■上海
陈奇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在重大灾难的情况下,沪深交易所立刻宣布,在尚未明了此次地震带来多大损失的情况下,对地震影响较大的川渝两地上市公司进行临时停牌,直到相关公司对地震损失做出比较明确判断,并公告后再复牌交易。
笔者对此次交易所做出停牌的快速反应十分称赞。确实,这次大地震不仅来得突然,给当地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当地通讯、道路的中断,无论是对伤亡情况,还是财产损失,在地震最初阶段都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交易所迅速做出停牌,不仅仅能够稳定市场,而且还避免了这些上市公司投资者盲目决策,充分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说明,股市的监管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贴近市场。
当然,从更严格的要求看,此次停牌还仅仅局限在地域相关的股票,而尚未注意到经济影响相关的股票。实际上,受此次地震影响的还有许多相关的企业。例如,几大保险公司由于灾害程度不同,将会出现不能确定的赔偿,这也将会对业绩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又例如,几大电力集团、航空公司等,也可能由于地震受到一定的损失。所以,今后如果能够对影响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也给予在相关公告出台后复牌将更圆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