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未来行情的龙头

(2008-04-10 15:28:28)
标签:

股票

财经

a股

h股

小仓位

中国

分类: A股市场
 
         都说“多头不死,空头不止”,本周前3天的暴跌(不算蓝筹股的话)终于有了一点“绝望”的意思,大盘也到了真正的筑底阶段。沪深两市可计算的1531只股票中,3天交易中跌幅超过30%的多达35只,其中大部分我们十分眼熟——它们大多是一季度的强势股,这可以算是“多头不死,空头不止”的另一演绎。
         技术上,3400点~3600点是绝对的强支撑;心情上,各种政策利好的期盼不断,但本周的市场给投资者一个教训,底部是市场自己走出来的,和谁亏了多少钱、心情如何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本周四是一个阶段大底,上周五进入的投资者假如没有挑对品种,20%~30%的亏损非常容易。所以说,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不管底部离我们多近,也要耐心再耐心。静待“跟进日”的出现,不要让自己的资金看不到黎明的太阳。
         说大部分仓位应该静待“跟进日”的出现,是因为激进的投资者确实可以用小仓位进行试探性操作。本栏曾经提到,大盘的底部应该是在强势股补跌、蓝筹股筑底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迹象在本周的市场表现中极为突出。以万科A、保利地产为代表的一线房地产股,和以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金融股表现出了极强的抗跌性。特别是万科,其最低价出现在3月14日,当天的上证最低点为3891点(见表1)。
         每轮新的行情热点一定会切换,这仍然是一个从人性博弈角度出发的判断。如果结合基本面的各种因素,我们初步认为,未来的行情是一轮典型的“二八”行情。
         在行情下跌的时候做到空仓以待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保证本金安全外,还要用心观察,寻找未来大行情来临时的热点和龙头。有一个十分有用的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每轮下跌结束,上涨开始的时候,这轮行情的热点和龙头通常已经上涨多日,所以,提前见底是龙头股必备的特质。虽然龙头股在大盘见底时往往已有相当涨幅,但不用担心,因为提前上涨的股票,特别是真正的龙头,总体涨幅将十分惊人。
         房地产股目前显示出更多龙头特质的板块,除了万科,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的最低价也都出现在3月14日,其余不少著名房地产股的最低价出现在3月18日;金融股中,银行股要比其他个股强得多,其中招商银行的最低价出现在3月18日,相比之下,周三表现强劲的中国人寿最低价出现在3月28日,中国平安的最低价则出现在3月26日。
         大盘蓝筹股及相关市场及品种近期异动频繁。其一便是其上涨得到其H股的强力支持。本周三,中国铁建在计入汇率因素后,H股价格正式超越了A股价格;同时挂牌A股和H股的大盘蓝筹股,现在的价格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小,其中13只H/A股价格的比率超过0.8。而这13只股票中,除了宁沪高速和皖通高速两只公路股(青岛啤酒停牌)外,全部取得了不错的涨幅(见表2)。假如H股不破位杀跌,它们将对其A股价格形成支撑。
http://admin.hongzhoukan.com.cn/Images/shim.gif
                       http://admin.hongzhoukan.com.cn/Images/shim.gif http://admin.hongzhoukan.com.cn/Upload/Content/Images/2008-04-07/49279023-4e4f-4476-9114-5bb5411e02d7.jpg http://admin.hongzhoukan.com.cn/Images/shim.gif
http://admin.hongzhoukan.com.cn/Images/shim.gif

         有消息称,H股市场近期表现出色,大量资金异常涌入,一般认为,这是围魏(H)救赵(A)之策。
          除此之外,与大盘蓝筹相关的50ETF自3月18日起连续放出巨量,这意味着有巨额资金“看好”大盘蓝筹股。
          当然,面对下跌的市场,谨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一种可能情况是(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大盘继续杀跌,房地产和金融股破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两个板块目前的强势只是简单的超跌反弹。所以操作上,未见大盘转暖信号的时候,小仓位试探是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