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基金经理 魏东
很多人觉得在股改中占了大便宜,现在我们要开始还债了。虽然近期宣布各种形式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但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董事会公告还是把这个事件推向了一个高潮,一边股权增发,一边可分离交易转债,总规模最多达1500亿。
经过10余年发展,中国平安才达到千亿资产规模,如果再融资成行的话,仅此就可以抵过去10余年之功。随后的市场下跌,虽说可能是一种巧合,但平安这种近乎完美的融资风暴显然应该让投资者有所觉醒。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近期频频出现的“分离交易可转债”窥斑见豹。
分离交易可转债成为最近上市公司最热衷的再融资形式,有其必然原因。以近两日正在火热上线的中石化300亿分离交易可转债为例进行分析,中石化拟发300亿债及随债而来的30.3亿份权证,预计其债的票面收益率仅为0.8%,期限6年,权证转股价为19.68元,认股权证存续期24个月,且每两份认股权证认购一股公司发行的A股股票。这对中石化真是不能再好的一笔交易,300亿资金以0.8%的超低利率让公司使用6年,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利率也在7%之上;不说去做打新股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儿,我估计6年期的国债水平也接近5%了吧,即如果中石化以这笔钱购买中长期国债的话,可能对每股收益都有极大的增厚作用,因为国债的类似PE约为20,而中石化按照市场一致预期估计的话,2008年也有近25倍的PE。
而权证则更妙,现在中石化股价尚不到19元,不管未来两年内投资者行不行权,对中石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问题是谁为中石化买单呢?是未来权证的持有者。现在中石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之所以能够顺利成行,就是投资者假定中石化未来可能是废纸的权证市场会给出溢价,按照我们估算至少接近3元的价格,再考虑到30亿份的数量,即有另外近100亿“傻钱”在等着为中石化的超低利率买单。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尤其考虑到在2007年超级大牛市中已经有数百亿权证资金永远的消失了,为中国证券市场股改的顺利运行、为券商的辉煌业绩已经奉献了一把。
不过,从近期包括中兴通讯等类似债券发行(中签率尚不足2%)来看,机构投资者普遍预计尚有很多市场“傻钱”准备为权证继续牺牲。中石化的权证可能会让大家觉醒么?我真是怀疑。不知道分析完后,大家是否觉得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堪称完美的融资方式?所以优秀的公司都喜欢这种方式,上面也提到平安(412亿)、江铜(68亿)、华电(53亿)等发行规模,当然,还包括其他动辄百亿的增发融资,都在等着以“飨”投资者。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你在目前这种市场形势下不喜欢再融资,就说明你不是一名优秀的管理人。相比之下,近日管理层批了数只不大不小的基金,记者立即欣喜的写道,发行首日即获得近30亿地认购,尚有多少多少亿可期云云,我不知道,这些基金够不够填平我们这些“优秀公司”嗷嗷待哺的狮子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