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繁为简 寻找行业领先者

(2008-02-04 14:17:13)
标签:

股票

证券

渝三峡

绩优股

红周刊

中国

财经

 

蛇行鼠步 好股寻踪

———化繁为简 寻找行业领先者

■红周刊“公告背后”专栏作者 张彤

目前两市的股票共有 1500 余只 ,无论是在基本面方面还是技术面方面,投资者若想充分了解这么多的上市公司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 , 我们需化繁为简 ,仅寻找其中基本面较佳或技术面较佳的公司就足够了。

方法一 :选择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再凭借技术面确定买卖时机。

选择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并非难事 ,通过阅读如 《红周刊 》之类的专业报刊 ,就不难从中寻找到好的行业及优秀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往往决定着股票价格运行的长期趋势和方向 ,但基本面分析的弱点在于基本面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同时一家公司基本面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变化 ,因此利用基本面选股,而凭借技术面走势来确定买卖时机是较好的盈利及避险方式。

以中国石油为例 ,虽然公司具有规模和垄断优势,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但上市后技术面走势明显处于弱势, 这表明公司基本面虽佳,但市场对其的高定位并不认同。 公司虽物美但价不廉,而随着近期公司股价的大幅下滑, 泡沫开始减少 ,若日后技术面走强,即是买入时机 。选择基本面好的公司,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获取利润,因为黄金虽好 , 若按钻石的价格买入,无疑是不明智的。

方法二 :选择技术面强势的股票,再通过基本面研究从中选优。

技术面的走势往往可以提前预示一家公司未来基本面发生的变化。 例如一些基本面并不佳但走势较强的股票,往往会出现重组或业绩大增、高送配等利好消息,其原因在于市场中的大资金往往比中小投资者先知先觉。 通过技术面分析选出强势股票后, 再利用基本面选股方式从中选优无疑会提高选股的准确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减少风险。

如沪指 2007 年 10 月 17 日 ~11 月 29 日出现了较大调整, 而同期业绩平平的渝三峡逆势平稳上扬,走势较为独立,同时传出草甘膦及相关产品价格巨幅上涨、 渝三峡5 万吨 /年甘氨酸项目工程 (草甘膦产品的原材料)正式投产的消息。 随着大盘随后的反弹, 渝三峡股价大幅上扬。其实,无论是草甘膦价格的上涨和还是渝三峡的项目投产都不是什么秘密,《红周刊》均进行过及
时披露 (注 :这里仅以渝三峡为例,并非推荐)。

近日大盘走势就如南方的雪灾, 在此期间选择外出并非明智之举,而弱市之中,选择持有较重仓位的股票同样非明智之举。个股方面可关注东方电气、太原重工、中国远洋、中国石油、华锐铸钢等行业领先者,但买入时机须在大盘回暖之后。

 

 

鼠年难数钱 不赔即是赚

———三条路径寻觅好股

■红周刊“基本面解惑”专栏作者 辨却先生

新年大盘甫一开局即遭重创。虽然去年底展望行情,我用了“有限乐观的 2008 年 ”的说法 ,但如此暴跌却万万料想不到。 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去年的走势,研判当前局面并提出应对之策。“5·30”是题材股的末日,绩优股却独善其身;众多散户资金灰飞烟灭, 公募基金受到热烈追捧。于是蓝筹股大涨。 多家大型国企总市值跃居全球前十位。 中国神华三连板逼近百元,中国石油的48.62 元至今传为苦涩的笑谈。

福兮祸所伏,“5·30”竟然也为绩优股挖下了陷阱。而题材股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宽幅震荡如莽夫草寇,并没有为 2008 年 “转祸为福 ”做成功的铺垫。

于是在美国因素的影响下,A股全体成员一起放量跳水。

这一跳 ,天昏地暗 ,暴雪载途 ,不知何处是故乡。

但人在股市 ,身不由己 ,做多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勉为其难,现指出以下三条路径,或可令投资者鼠年的 K 线图收阳:

1.不碰老牌绩优股,只碰超跌次新绩优股。 典型者如我上周点评的中
海油服。 中国石油或许也能够否极泰来,成为大资金 2008 年的福地。

2.不碰现有绩优股,只碰来年绩优股 。 2007 年业绩我不管, 只要
2008 年业绩好。 典型者如中新药业。甚而至于,2008 年业绩我也不管,只
要 2009 年业绩好,典型者如巢东股份。 (这两只股票我会在“基本面解惑”栏目中详谈)。

3.题材股中掘黄金。 君不见,在新年开篇两期专栏里,“黔源电力是2008 年大牛股”、“雷鸣科化是 2008年大牛股 ”, 谈的都是整体上市题材?

往者俱已矣,来者犹可追。

让我们怀着“不赔就是赚”的悲观预期, 去追求鼠年行情的望外之喜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