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4fd5501dt8cd9453e6e26&690
一直感觉好的记性是一种财富,并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曾经在大一期末英语考试的时候,最后的写作题是随意写一篇文章,我是最早走出考场的人。为什么?我把中学时一篇很长的课文一个单词不落的背写了上去。
记性好,一直是我自鸣得意的一个特点,熟记演讲稿、主持词和知识竞赛厚厚的复习题都是我信手拈来、不足挂齿的现在已不算特长的特长,包括上次跳现代舞的时候,我给一位姐姐跳了08年我们一起跳过的韩舞,她欣慰坏了,因为那段是她教的,她已经记不住连接的动作了。
现在越来越矛盾的是——记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的那么缓慢。一些小事、一些不常见的或偶尔的经过人我都会记得。已经不止一次了,在和朋友一起的时候,我会提起一些我们一起经历的事情和说过的话,其中就有一些事情和说过的话,他们不记得了,有的干脆就直接持否定的态度,搞得我像个精神错乱的人和搞不清事实真相的人,更搞得我也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搭错线了。但,事实就是事实,曾经的我为自己的确定而和他们争论的脸像关二爷似的,当发现争论也没有什么结果的时候,我就置之不理了,我只是提一下,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当我没有说吧。有些时候我连提的心都没有了。
为什么呢?不为什么,我也应该隐藏一点真实的自己了,不想给人留下我活得多么的认真的印象,太认真的自己容易让周围的人敬而远之,因为好的你会记住,坏的你也不会忘,谁愿意经常对着一个枯燥的“资料室”啊!如果一直这样的话,我也会问自己“你到底是编年体的还是纪传体的啊?”
其次的原因是,不想在谁谁谁的面前坦露出一种我至今还未放下过去的印象,回忆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回顾、惦念,不管自己的回忆里有谁,现在都与谁无关了,与谁有关呢?只与还没有忘记的人有关。忘不掉?就活该受这份罪,赖谁啊?赖自己,感觉有点无辜,但是除了自己又谁都赖不着。
当有人说我想多了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到底是想太多了还是想起太多了,前者是毫无根据的猜想或联想,后者是被勾起的往事在脑内的再现,我属于哪一种?有时被在他们的“误导”下,我差点就否定了自己,还好由于对自己的信任,表面会圆场的露个抱歉的表情,但心里仍然笃信自己。呵呵,笃信也没有用,当你自己对,而周围的人都错了的时候,你就是没有原因的错了,没有理由,而且你还要知错能改才能重新站在人群中。
今天为什么会没有理由的写这些文字?我也不清楚,一个歌名叫“思念是一种病”,我想思念也是由于记性的缘故吧。其实很想做个大大咧咧的人,我也一直这样坚持着,但是大大咧咧也不代表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啊?
记性原来就等同劣性啊!现在才意识到是不是太晚了?劣性怎么解释呢?基督教有个名词——原罪,应该能解释,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记性原来是一种罪行,罪行,还是越少越好吧!
莫非我的记性(劣性或罪行)是为我以后出自传或回忆录(也可称为‘忏悔录’)而打下的良好坚实的基础?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话,我会庆幸并感谢自己的大脑没有被超负荷的记忆撑瘫痪。
http://s9/bmiddle/4fd5501dt8cd947cfbda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