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nba湖人火箭科比篮球姚明体育詹姆斯 |
分类: 聊点篮球 |
即将上市
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上海人,身高2米26,NBA休斯敦火箭队当家球星,中国在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商品”。
从2002年6月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起,至今已在美国打拼八年多。
CBA冠军,亚洲冠军,一支NBA球队的领袖,七次当选全明星,2004、200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旗手,率领中国男篮冲进北京奥运八强……这是姚明已经做到的;NBA冠军,这是姚明还未做到的。财富、名气、伤病、失败、误解,这是篮球带给他的;执著、无私、责任感、勤奋敬业、团队精神,这是他还给篮球的。
在NBA这八年,姚明过得不容易,他也是个普通人,和你我一样,也结婚生娃,也柴米油盐,也有难过却必须熬过去的坎儿,甚至绝望过,也经历了友情的亲疏转变,也要面对他的“职场”,面对一个联盟、一支NBA球队、一间更衣室里的角力。
本书作者王猛,在姚明身边跟了六年,采访姚明,写关于姚明的报道,这是工作,他干得不赖,也许你已经在报纸上、网络上读过他的很多文字。工作之外,他跟姚明是朋友,聊天闲扯,斗嘴耍贫,荤笑话黄段子,打十块钱一把的斗地主,是两个纯爷们儿之间的交往。写了姚明六年之后,这一次,王猛要写写以前没写过的姚明,一个真实的姚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姚明、一个让你陌生的姚明。
为什么要平视姚明
八年前,当姚明以状元秀身份踏上NBA这个战场时,篮球这项运动在中国便迅速升温。随着姚明在NBA站稳脚跟,2004年的NBA季前赛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姚明的家乡——黄浦江畔,也就是在同年,著名的《篮球先锋报》、《篮球报》和《MVP体育天地》分别成立,这充分证明了NBA在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不管有多少家与篮球、NBA、姚明相关的报刊杂志创办,它们的报道形式多是重球星的比赛数据和比赛的胜负,因为球迷都希望看到姚明能得高分,希望火箭能赢得比赛,都认为姚明一年好几亿的收入会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其实,当我们低下仰视的头去平视姚明时,会发现平常生活中的他也有自己的烦心事,也有难熬的坎儿和难过的关,也得经历友情的亲疏转变,也要面对他的“职场”
在《平视姚明》这本书中,作者王猛通过跟踪姚明采访长达六年的时间向我们讲述了生活中姚明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帮助球迷剥开包裹在姚明周围的众多光环去了解一个普普通通的姚明。同时,书中也披露了一些球迷鲜为人知的故事,如姚明眼中的三个好友是谁?姚明与麦迪为何只是“同事"?收购上海男篮姚明为何留下“弑父杀兄”之名……
作者王猛凭什么平视姚明
王猛现任《体坛周报》常驻休斯敦篮球记者,是迄今为止在NBA驻扎采访时间最长、现场采访比赛场数最多、在休斯敦扎根最深的中国记者。在大洋彼岸采访姚明的六年间不但为球迷提供了大量的NBA第一手资料,还与姚明、巴蒂尔、穆托姆博等球星成了私交很好的朋友。
《体坛周报》副总编杨毅说:“全中国没有人比王猛更适合写姚明了。”起初我还不相信,认为这话有点儿过了,但看过这本书后才确信无疑,因为王猛既可以和姚明促膝长谈,聊家长理短,也可以和姚明嬉笑怒骂,相互斗嘴取乐。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经不再有新闻记者采访名人的那种距离和公事公办。下面的这段精彩逗乐足可说明一切:
姚明说:“抱着闺女幸福啊。”
我逗他:“就你?会换尿布了吗?”
“当然,现在能一手抱孩子一手换尿布。”
“废话,这是基本程序,你总不能两手抱孩子,用舌头换尿布。”
他急了,嘲笑我说:“跟你说你也不明白,有本事自己生一个,你有这能力吗。”
“回头我生一儿子,扣了你家闺女。”
“嘿嘿,就你那小高度,你儿子能够着我闺女吗?”
NBA名家推荐
在所有追随姚明和火箭的记者里,王猛不算是身高最高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姚明之间的相互平视;从2004年开始,王猛用他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态度、敬业精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著名篮球评论员
这不是一本谁坐在家里都能上网查到的NBA史话,而是一本用六年的经验、阅历、人脉、功底,扎扎实实砌出来的一本“硬书”。
——《体坛周报》副总编
幸好还有王猛,一个可以平视姚明的体育记者,在他与姚明的平视和聊天中,我们看到了姚明向常人生活的回归。这才是真实的姚明,不再是媒体的产品。
——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