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哀

(2023-04-29 09:34:09)
      前些日子,看到4月23日《老年日报》的一篇报道,题为——“约死群”里的“劝生者”。从这篇报道里才知道“网络约死”,并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群”-“约死群”,由此而出现了“劝生者”。
       这位“劝生者”是一位名为徐世海,他还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 起因是网传4名游客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山顶玻璃栈道,翻越安全护栏跳崖,引发热议。4月7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证实,4人均系自杀,排除刑事案件及其他因素。

  情况通报

  “4月4日13时30分许,4名外省人员(三男一女)在天门山跳崖,其中女子被及时制止。经公安部门查明,3名男子已跳崖身亡,女子跳崖前因服毒,经紧急送医抢救无效死亡,4人均系自杀,排除刑事案件及其他因素。事件发生后,市、区高度重视,迅速展开搜救、善后等工作。”记者了解到,跳崖的4人均来自不同省份,跳崖前他们留下了简短的遗书,内容为免责声明,表示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无关。记者了解到,跳崖的4人均来自不同省份,跳崖前他们留下了简短的遗书,内容为免责声明,表示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无关。

       四人都很年轻,最大的32岁,最小的才23岁。这四人来自不同省份,之前互不相识,都是在网络上认识的。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为自己也为他们的家,出来打工挣钱。因命运的捉摸,使他们误入了一个可怕的“约死群”。

       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非常赞同陈建瑞朋友的意见:“找出根源,避免悲剧。对于生命和死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应对年轻一代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引入相应的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教育方式和内容,是当务之急!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自杀,让每一个人读能在美好的世界中生活和工作。”

       在此,也感谢徐世海同志的善举,救下很多愚昧无知而无辜自杀者。真诚希望,此类悲剧不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