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上)历社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08-03-16 20:01: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
、综合性——注重综合运用历史与社会的能力
这次试卷很重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试题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将学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27282930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全体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从考试的范围来看,仅是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选择题部分,题干短而精,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答题时间,体现了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整张试卷设计注意面向全体,没有怪题、偏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成绩分析

两班分数段表

 

801

802

90分以上

24

23

80分以上

10

13

70分以上

5

5

60分以上

1

1

60分以下

2

1

各题失分人次
选择题

选择题号

1

5

6

7

8

10

11

12

18

20

失分人次

4

1

1

1

31

12

4

8

4

4

 

 

 

 

非选择题

题号

21

23

24

27

28

29

30

 

5

8

10

30

13

50

62

人次

 

从失分情况分析归结原因:
1)、审题不仔细,不能从所给的材料中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2)基本知识不牢固,不能科学地回答问题。  
3)知识迁移和分析归纳能力不够。

三、对今后教学复习启示
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地课改教学理念,努力提高科学理论素养和人文知识素养。
    2005年课改区中考试题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人文性、科学性、探究性、活动性”四个方面。基于此,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巩固,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知识,开放思想,努力向专家型教师靠拢,不能仅凭经验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重复教材。现在的中考试题不再像以往那样,材料取自教材,而是广泛选取新材料,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注意学法与教法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学会阅读教材。即使是开卷考试,学横主要的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同时,阅读教材时,善于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即哪些是背景,背景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意义又是分哪几层叙述的,其中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国内影响,哪些是国际影响,等等。一般来说,每课内容讲一个历史事件,可用上述“概括法”阅读,如果是两个事件,就要注意进行比较。
    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自由阅读卡、课中文献资料等等,这些材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前面讲到选择题中有大量的陈述性文字(一些细节知识或史料)及其以此切入题的出题方法,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只重结论(或观点)而忽视史实、过程的现象。另外,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和史实叙述。对于观点,要学会辨析,而不是死记。学会用发展的、客观的、辨证的方法去理解分析
    2、学会构建知识。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与复习中,要善于活化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例如,对每课所讲述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也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整合知识,如从“十一五规划”看中国和苏联历史上的计划经济发展。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经纵向联系、以地点为纬横向联系,构建立体的多面的知识网络。
    3、学会拓宽知识面。活动课的开设,不仅在于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一些试题的创意,就是从活动课中激发出来的。另外,多注意各学科交叉知识
    4、学会积累知识。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灵活运用。对基础知识“不去死记”,“但要记死”,是很有道理的。复习每一课考点,要在理解运用中记住,即要先整理知识结构,理顺历史发展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用讲述的方式,做到思路清晰、准确无误地叙述出来,而不是搞抄作业式的背诵记忆。死记是无意义的复习。其实,真正把课改教学落实到实处,是根本不需要单纯地记忆知识的,因为在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课改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就自然地活化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了。
    5、学会运用知识。如前所述,讲述历史、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时政、现实生活现象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等都是运用知识的好途径。另外,有选择地练习小论文、活动实践题也可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加强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
    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中国受屈辱史、抗争史、科技革命专题等;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三农专题、改革史专题、思想解放专题等。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当然,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卷考试需要多做题,练好题。练习要及时、有针对性。习题要突出对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表述能力、质疑能力等能力的训练,提高审题能力,积累应试经验。
四、后30%学生的学力分析

姓 

成绩

学力分析

陈仁

71

智商较正常,但是没有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罗建东

84

无兴趣学习

陈志坚

71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林成非

76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陈婷婷

52

据说是弱智,不具备学习的条件。

陈志坚

40

智商较正常,但是没有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叶海英

84

智商较正常,但是没有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黄志平

76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经常是丢三落四,不把学习当一回事儿。

黄志锋

78

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很差而且不上进,学习缺少主动性。

黄素萍

41

学习适应性很差,领悟很慢,总是要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而且遗忘很快。

陈永彬

65

基础很差而且不上进,学习缺少主动性。

吴小明

77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黄铭煌

79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陈伟华

80

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陈豪斌

69

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很差而且不上进,学习缺少主动性。

答晨雪

79

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很差而且不上进,学习缺少主动性。

林微微

60

学习适应性很差,领悟很慢,总是要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而且遗忘很快。

郭华平

81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胡丽丽

72

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很差,学习适应性很差,领悟很慢,总是要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而且遗忘很快。

黄志锋

73

基础差,想上进,但缺乏毅力和恒心。

黄志平

66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黄小美

82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主动性。

林丽

82

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很差,学习适应性很差,领悟很慢,总是要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而且遗忘很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