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董立勃和他的《暗红》

(2009-01-22 15:17:26)
标签:

暗红

白豆

胡杨

烧荒

董立勃

新疆

刘亮程

刀郎

杂谈

分类: 精读随感

 

董立勃和他的《暗红》

 

一直在读董立勃的作品,读过并有印象的是《白豆》、《烈日》、《静静的下野地》、《米香》、《烧荒》等。有人说他的作品都是一个风格一张脸,作者坦然笑对。作为读者,每每读到新疆戈壁滩上放下枪拿起坎土曼的男人和从内地漂泊到西部寻找生活创造爱情的女人的鲜活故事,总是忍不住阅读的渴望和思考的收获。

2008年第六期《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登载了他的《暗红》,篇幅依然不长,变化却十分明显。自《白豆》起,人物形象的亮丽和纯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觉得作者擅长写边疆女性,她们如同姐妹,又如挺拔的白桦,一直有喜有忧地生活着,就那么亭亭玉立地成长着。

这篇《暗红》却突然间冒出个男一号,难免不让意外。既然先前没有明确的等待和期盼,就让人多了一份惊喜和庆幸。

小说的主人公不再是女人,而是男人;小说的主题不只是爱情,更多的是兄弟情;小说的语言不再似以往那么清新柔美,而是在更加简洁中变得坚硬冷峻。

作者在时间跨度上让主人公经历了时代风云,在展现历史真实的同时,刻画出人性的复杂。火一样的理想、激情和革命,水一样的温暖、亲密和柔情,常常是刚刚迎门见喜,接着就遭遇磨难,走向悲剧。三个名叫周五、赵六和郑七的男人,有着勇敢、义气、担当的优点,恰如那根深叶茂的胡杨,也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更都有着共同期盼和各不相同的爱。作者将对政治、历史、社会、人性、生活和未来的看法和想法都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

朋友看过后说,写得好,不忍放下,又忍不住流泪。我读了一个晚上,感觉这样好的作品太短了,这样沉重的夜晚太长了,这样期待的黎明太远了!

在新疆挂职一年的朋友对我说,我们的老乡作家肤黑体壮,沉默寡言,也说过让我们见个面。去新疆时就有这个念想,因为作者的沉默和灵动的作品。只是神没有让我们谋面,我没能到奎屯,更无法到下野地,也不可能与作家无言相对,一起凝视远方的胡杨。

新疆当然好,生长着音乐、舞蹈、歌曲、美景,现在又有了文学、故事和生生不息的爱情和魂牵梦绕的眷恋!

刘亮程的散文和董立勃的小说,不比刀郎的歌曲差,不是风过耳,却能绕指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