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音乐人,是个歌手;当过DJ,当过演员,也当过导演……他组建的乐队是Britpop运动的弄潮儿,而他本人则是个最不像明星的明星。他喜欢搞怪,喜欢讲故事,时不时也会捅捅乱子……人们说他是平民大众的代言人,是娱乐圈中最具观察力的艺人,但其实他只喜欢秀出自己修长的手指,做出一副没有睡醒的表情,说:“在商店里听到自己的音乐,真是件尴尬异常的事情啊!”


一旦Jarvis
Cocker又有了什么新动作,那总是一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情——不管那是他同其他五花八门的艺人有了什么合作,还是取了个新名字鼓捣起搞怪吓人的乐队;不管那是他在电影里跑了龙套,还是晃悠到俱乐部里像模像样地当起DJ……所有这些,似乎总能因为Jarvis
Cocker自身独特的魅力而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当然,这其中最开心的,还要属他每每拿出新唱片的时刻,就好比刚刚发行了新专辑《Further
Complications》这件事吧,你知道,那个古怪精灵的大叔又回来了,又要用他那低沉性感的声音,继续讲那些只有他讲出来才会有味道的小故事了……
喜欢Jarvis
Cocker,因为他的诙谐有趣,因为他的天马行空,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这个总是喜欢带着黑框大眼镜,看起来一副书呆子气息的瘦长男人,很难想象,他才是那个Britpop年代最具幽默感和洞察力的音乐人,他才是那个最为自成一派的明星。他会为吸引女孩子的注意摆出蜘蛛侠的造型从楼上跳下去并为此坐了好长一阵子时间的轮椅,甚至不得不呆在轮椅上完成之前约定好的现场演出;他会在全英音乐奖的颁奖典礼上,因为不满Michael
Jackson的耶稣造型而冲到舞台上捣乱,连自高自大Noel
Gallagher(Oasis)都说他是个真正的明星,应该为此而得到勋章;他是那个在参加综艺节目时总能通晓五花八门的知识,甚至在《Pop
Quiz》上答对了所有问题的艺人;他是那个在接受采访时总能侃侃而谈,总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总能让人格外信服的明星……而贯穿于这其中的,或许就是,这么多年以来,熟悉Jarvis
Cocker的听众们都明白,他一直保持着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不管他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人们眼前,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只属于Jarvis
Cocker的,那种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生活理念,似乎从来都没有过什么改变。
或许正因为如此,喜欢Jarvis
Cocker的乐迷们,有时会很难注意到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因为他总是那么机灵,总是那么俏皮,总是那么别出一格,总是那么充满活力。就像现在聆听他刚刚推出的这张新专辑《Further
Complications》一样,生活的沧桑,似乎一点都没能改变他独到的气质。他没有因为这么多年时间的流逝,就变成了一个一本正经感悟生活的长者,不会严肃地讲述那些陈旧的大道理,不会故作深沉,更不会有什么扭扭捏捏的作风——在Jarvis
Cocker的音乐里,我们只会乐此不疲地沉浸在那些生活化的小故事中,这里所蕴涵着的,只是最实惠的旋律和歌词。同那些开口闭口都是文艺腔,动不动就以非主流自居,喜欢在音乐中诉说着同这个昏暗的世界格格不入的艺人们相比,Jarvis
Cocker带给我们的音乐却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在他的音乐里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其中寻找着共鸣,又时不时被他最口语化的,调侃般的歌词逗乐——单单从音乐的角度说,他似乎还是那么年轻,和最初在Pulp乐队时的风格,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虽然,仔细想想,Jarvis
Cocker的音乐简历上,怎么说也都是已经有了30来年的宏伟历史了。
虽然说是30年的历史,但这前期的很长一段时间,Jarvis
Cocker都只是处在默默无闻的角落里打磨着他的音乐。15岁的时候组建了“Arabacus
Pulp”(后改名为“Pulp”),还没有发行任何专辑就被John Peel看好并上了The Peel
Session的节目——可是这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太多的好运,在此之后乐队就处在了无人问津的状态,直到1994年发行了专辑《His 'n'
Hers》才开始正式进入大众的视线,而等到第二年推出了单曲《Common
People》之后,他们才真正成为Britpop大潮中耀眼的明星,所谓的大器晚成用在他们身上最为恰当不过了。但也正因为如此,之前漫长的默默打拼,赋予了他们的音乐以充实的内涵和精良的品质,让人信服。永远都忘记不了他们在1995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上表演《Common
People》的场面和舞台下沸腾的人群。当场下数十万的观众一起合着旋律高唱着“Sing along with the common
people”的时候,那个真正应该被记载下来的感人瞬间,让人相信了音乐的神奇力量。舞台上的他成了平民大众的代言人,唱出了每个人心底的共鸣。
2002年,当Pulp宣布不再以乐队名义制作音乐的时候,与其说这是一支乐队的沉寂,还不如说是Jarvis
Cocker自己音乐事业上的一个转折。因为他不仅仅是那个在乐队多年的打拼中惟一一个从始至终坚持到最后的成员,更是Pulp的创作核心,代表着乐队的气质和走向。他离开英国在巴黎定居了下来,并由此开启了自己音乐生涯中的全新篇章。
在此之后,Jarvis
Cocker凭借着自己随心所欲的广博爱好,参与过不少五花八门的副业。时不时以音乐创作者的身份同各种风格的艺人有过这样那样的合作,偶尔也会在其他艺人和乐队的专辑中露一把自己的独特嗓音。这其中合作过的对象包括Air、Richard
Hawley、Charlotte Gainsbourg、Marianne Faithfull、 Nancy
Sinatra等等等等。他借用“Darren Spooner”这个艺名组建了玩票性质的Relaxed
Muscle乐队,夸张恐怖的造型曾经吓坏了不少小孩子。他还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电影中,同Jonny Greenwood、Phil
Selway、Steve Mackey、Jason Buckle一起组建了The Weird
Sisters这个虚拟乐队并担任主唱在电影中献唱,并且为电影创作了三首插曲。
他还曾在英国的《观察家报:音乐月刊》中担任过客串编辑,并参与统筹过Meltdown音乐节。他帮Aphex
Twin、Nightmares On Wax执导音乐录影带,又在复古乐队The Hives《A Little More For
Little You》的音乐录影带中露了把脸。他出现在多部记录片中,又同Steve
Mackey一起,筛选出来自不同艺术家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音乐,并结集出版了名为《The
Trip》的双CD专辑……他随心所欲地在各种同音乐相关或是不那么相关的领域中游刃有余,却又总是鲜明地独树一帜。而当2006年他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专辑《Jarvis》时,也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并成为英国权威音乐杂志《NME》评选出的“酷人”——虽然他似乎从来都没有费尽心思去当什么明星。
回到刚刚发行的新专辑《Further
Complications》,就像之前所说的,它依然保持了最本色的“Jarvis”风格——有时,你真的不得不佩服这个看上去略显邋遢的男人,即便是这个年纪了,他依然敢作出《Fuckingsong》这样的歌曲,依然敢只凭借“Oh-Oh”这样的唱腔去打发一整首歌曲(《Pilchard》)。换做别人,或许这真会是一件让人发毛的事情,但想到Jarvis
Cocker已经靠这种风格混迹了30年,于是突然间这些又变得再正常不过起来。但最为可贵的还是,听着这张专辑,你会明白,即使这么多年之后,他依旧对创造新鲜有趣的音乐保持着足够纯洁的热情——这才是聆听这张专辑时最为激动人心的事情。而《You're
In My Eyes》 (Discosong)中大段的独白,又让人忍不住想起Pulp最走红的年代,听Jarvis
Cocker边唱歌边讲故事,总是件特别惬意的事情。
歌曲《I Never Said I Was Deep》中是这么唱着的:“I never said I was deep/But I
am profoundly shallow/My lack of knowledge is vast/And my horizons
are narrow ……”“我想把‘I never said I was deep’刻在墓碑上”,Jarvis
Cocker说——喜欢他的生活态度,仿佛总可以若无其事地摆弄着他漂亮地手指,用调侃和自嘲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同其他那么多艺人相比,他总能够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努力”,总能从容地游走在风浪之间并保持着自己特有的风格:“巴黎的红绿灯变得也太快了,就好像是在对你说,‘你可以穿马路,但是车辆也马上就会开动的,总之你自己决定吧!’因此,我还是更偏爱那种典型的英国态度。”
(《Hit》轻音乐2009年6月)

(小贾离婚的事情还真过分——因为小贾竟然也会食言——这家伙在若干年还孤身一人的时候曾经说过,不结婚的时候随便怎么胡来都可以,不过一旦结婚就不应该再离,否则干吗要结婚的说——记得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觉得小贾说滴很有道理——结果这厮还是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哈——为啥现在没有人拿这个来反文他两句呢——还是就我记着——还是小贾现在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人关心他的个人生活了?)

(哇,真怀念当年的小贾……眼神总是又迷茫又夸张又邪门滴……年轻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