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简化工作要相对稳定

(2009-04-10 22:02:59)
标签:

杂谈

    今天上午,我在中央电视台节目字幕里看到一个非常独特的简化字“阎”字,也就是阎王的阎字。中央电视台的写法是门字里面三横。看到此字我感到好笑,又陷于深深的忧虑之中,同时也在思考汉字简化的问题。

    说真话我不大赞成汉字简化,我曾经在有关媒体上发表文章,提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中国人造字有其历史渊源,一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从历史渊源来讲有一定的依据。中国字象形的较多,会意的不少,引申的也不在其数,均表明汉字发展沿革的历史脉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力提倡简化字,增强了汉字的普及程度,有利于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的基础文化水平。但是,从汉字的历史文化角度来讲,我们的简化字,很多割断了历史,让人不知所云。如圣人的“圣”字,繁体是由“耳”、“口”、”王”三个字组成。意思很清楚,在“耳”、“口”方面为“王”者当为圣人。正如柏拉图所说,理想国的君主应由哲学家担任。我们现在的简化字,将圣字简化为一个“又”字和一个“土”字,又土何以为圣也!让中小学老师如何解释得通这个字的来龙去脉。

    还有很多简化字都是这样,将中国几千年的古汉字简化得面目全非,历史文化的来龙去脉没有了,只剩下一堆骷髅般的符号,这就是现代中国的汉字,就照这样学、这样写吧!

    汉字简化工作是国家工程,如同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车同轨、字同体、度同尺”,具有天下一统、万民归心的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教化,简化字已基本普及,为中国亿万民众所使用,这是历史的潮流,非个人所能逆转。因此,对汉字的简化工作,有识者应顺应潮流,审时度势,给予正确的评价。

    一个汉字的历史沿革就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当珍视我们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要简单以改革或普及的名义轻描淡写地将我们古老民族的历史予以改写。所以我说,第一,我们不是复古主义者,不要求将汉字恢复到简化字以前的状态,已经简化又被大众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的简化字当固定下来,继续运用;第二,在汉字简化的问题上,当慎之又慎,再不要出台简化字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以保持简化字的相对稳定性;第三,允许简化字与繁体字并用,顺其自然,让历史和群众选择汉字的何去何从。

    汉字简化工作也许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也许像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变革一样,在很多年以后才能看出它的社会历史意义。但不管怎样,我们在让后人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应让他们接上中国古老文化的这段历史,保持历史发展和历史文化进程的连续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山听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