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会十大感人瞬间

(2008-08-25 14:09:23)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北京奥运会

感人瞬间

人性光芒

爱的力量

以人为本

感动

体育

分类: 赏心悦目·佳音、美图、妙文

1、情深挚爱。

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领奖台上手持金牌、鲜花和妻子的照片,施泰纳的妻子因车祸去世。
  “我的金牌首先要献给我的妻子。虽然在比赛期间,我没怎么想过妻子,但在赛前的一两个小时我一直在思念她,她是我战斗的动力。”
http://bbs.home.news.cn/upfiles/03761DF1.002C

 

2、有一股感动世界的力量是母爱

        代表德国出战的丘索维金娜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次在北京奥运会比赛场上,她奇迹般地完成了第五次征战奥运会的体操界壮举,虽然没拿到金牌,但她并没有遗憾,因为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为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奥运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有多伟大,理解了一种全人类最伟大的情感!这位母亲没有豪言壮语,她只是想做一个好母亲,想用一个母亲能做到的一切来保护她的孩子。我想,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位女选手的,她用自己的天性和真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动;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博大而宽广的爱!这也是奥运史上将永远记录的感动世界的故事。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19208052117104681145338.jpg

 

3、 爱最大爱最美。

简直是难以置信,子弹的速度再快,也追不上四年的时光。4年前埃蒙斯脱靶,贾占波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四年前的那天,对埃蒙斯来讲是灰暗的,上帝的眷顾让他邂逅了美丽的妻子,是她轻声的安慰温暖着自己。事后埃蒙斯回忆道:“如果知道卡瑟琳娜来安慰的话,我会第一枪就脱靶!”

在她的鼓励下,埃蒙斯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更有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愿望在每一个将睡时刻涌上心头。四年后,北京,历史竟然重演了,埃蒙斯嘴里轻轻嘟囔了一句,茫然的转过头。
  在所有掌声和祝贺抛向邱健的时候,埃蒙斯缓缓的走到了爱妻身边。在4.4环出现在显示屏上的时候,卡特琳娜-埃蒙斯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竟然4年中又一次在最后一枪出错。拿下本届奥运会首金的卡特琳娜,用自己温暖的怀抱安慰着埃蒙斯,两人默默无语,却是无比的感人。

不知不觉间,埃蒙斯的泪轻轻滚下,卡特琳娜轻轻的为他拭着,她并没有哭,同为世界射击名将的她太了解竞技场的残酷和无情,更知道射击场对自己和对丈夫是怎样的无法割舍。
  本是咫尺,却又天涯。在邱健意外夺金后,埃蒙斯真诚的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这不正是“冠军的风度”吗?

  压力、嘲讽、讥笑,这些都不会击倒埃蒙斯,他再次站在奥运赛场上,他是妻子心中的英雄,更该得到所有的掌声,应得的掌声。

http://img.fuxing.bbs.cctv.com/attachments/month_0808/20080820_095e990c20d5a1ccc060JuvEHWQA3xEA.jpg

 

4、和平鸽的力量。

正当奥运圣火于8月8日在北京熊熊燃烧的次日,不幸的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的冲突骤然升级,格鲁吉亚宣布进入“战时状态”,目前至少已有1500人死亡,超过3万名难民涌入俄罗斯境内,俄罗斯正派遣更多部队到南奥塞梯地区增援,一场俄格大战一触即发,连续8次被联合国大会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协议》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消息传来,举世震惊,姑息不谈国际社会最终调停结果何如,但奥运和平友好的精神尚存,10日出现在北京射击馆的亚军为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异常冷静,虽不敌中国郭文珺却也获得了银牌,处于同场竞技的格鲁吉亚妮诺.萨卢克瓦泽,也为格鲁吉亚揽得一枚铜牌。领奖时,妮诺.萨卢克瓦泽干脆走到帕杰林娜的银牌领奖台边,亲吻了帕杰林娜,帕杰林娜邀请她一起站上领奖台,相拥着向现场的观众致意。
交谈、亲吻、相拥……,两个交战中的敌国选手,两个同台中的竞技对手,帕杰林娜和妮诺.萨卢克瓦泽正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响应着“奥运期间,全球休战,止戈为武,铸犁镕剑”的呼唤,践行着古希腊奥运会传承的“神圣休战”的原则,这情景怎能让现场的记者和观众、还包括中国乃至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不为之感动?北京奥运虽然无法让战争走开,但这感人一幕足以让哪些“好战分子”,以及居心叵测的“幕后黑手”蒙羞。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5920805220812562220523.jpg

 

5、伊拉克选手穿旧衣参赛感动中国网友。

“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达娜·侯赛因达娜·侯赛因是唯一代表伊拉克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
“我们像兄弟一样,赠予伊拉克选手们战袍与设备。这正是我们的一种奥林匹克精神。不单是体育竞技上的更高更快更强,而且是一种全球人民互相真情关怀的更高更快更强。”连日来,一组在网上热传的图片让众多网友热泪盈眶。图片上,两位伊拉克的赛艇运动员连比赛服都没有,穿着自己的旧衣服在比赛;美丽的女运动员脚上穿的是一双自己在二手市场上淘回来的跑鞋……他们怀着坚强的信念,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奥林匹克的殿堂。

http://img1.qq.com/news/pics/12337/12337674.jpg

 

6、朱启南暴哭。

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不仅见证了国旗一次次升起,金牌一块块被收入囊中,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力求卫冕的奥运健儿未能复制雅典神奇。从杜丽失利后在镜头前掩面痛哭,到朱启南夺银泪洒颁奖台,这些没有掩饰的“失态”画面也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人们的心。
    让人欣慰的是,在朱启南等名将惜败而忍不住泪流满面之际,迎接他们的已不再是责怪和惋惜,而是安慰、理解和鼓励。胜固可喜,败亦坦然,这是一种可喜的成熟稳重,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让我们看到国人对体育全新的认识和对失意者的人文关怀。我们的媒体在聚焦新任金牌得主时,对失利者也是勉励有加。连日来,《给失败者一束追光》、《杜丽别哭》、《失去首金,获得更多》之类的媒体标题,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第一’固然值得尊敬,努力后的失败同样值得肯定”等博客言论,有如“冬天里的一把火”,让朱启南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49208052117022503193837.jpg

 

7、刘翔退赛。

打开互联网各大网站,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对刘翔不得己退赛的支持、理解和关怀之词,相信,让任何人看了那至情至真的表达,都会感动。有网友留言:“我们能够理解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心情,希望刘翔放下思想包袱,抓紧康复治疗,为国争光!我们永远支持他”!还有一位网友说“ 北京奥运最遗憾的莫过于没有看到刘翔参与比赛,可我们也没有权利去指责和非议一个曾经给我们乃至祖国带来巨大荣耀的运动员,我们要相信他,理解他,同时更要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安慰那些曾经也想给祖国带来荣誉而不幸失败的运动员们!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00208052116592651900436.jpg

 

8、弱国也有体育梦。

在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个体育大国让人们印象深刻。几百人的队伍、耀眼的明星、整齐的服装、绽放的笑容。然而,当阿富汗、伊拉克等国运动员入场时,他们同样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那些参赛人数不足10人的国家代表队入场的时候,他们同样赢得了欢呼。相比之下,身处逆境或囊中羞涩的国家、民族和他们的奥运选手所体现出的奥运精神更令人敬佩。

卢比娜只是阿富汗众多被各种爆炸威胁,为贫困所迫但却坚持自己理想,坚持体育之路的运动员的缩影。在喀布尔郊外的卡尔加湖,人们会发现阿富汗跆拳道选手巴哈维和他的队友们从凌晨4点开始绕着宽广的湖边慢跑热身。他们会争取在8点30分之前结束,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因为阿富汗人都知道早上9点前后,是爆炸的高发时段,反政府武装分子总会选择这个上班的高峰期发动袭击。但正如阿富汗夺牌的希望巴哈维所说的那样,“阿富汗历经30多年战火开始重建,没有人认为阿富汗人能在奥运会上有何作为,我会代表阿富汗向世界证明,向世界展示阿富汗人不屈的精神。”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15/9F/E0/E0.jpg

 

9、栾菊杰赛场英姿飒爽 赛后好妈妈

24年前,她是国人的骄傲;24年后,她以坚强的信念终于出现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此时,她已经年至半百。代表加拿大队参赛的栾菊杰在比赛中打出“祖国好”的横幅。那一刻,我们都知道,你,依然是中国的骄傲!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3520805220832109268248.jpg

 

10、妈妈冠军冼东妹:写下新的篇章

已身为人母的冼东妹为了祖国的荣誉,再次挺身而出,当成功卫冕52公斤级柔道冠军后,冼东妹面对镜头哭着向女儿说对不起,此时,距离她上次见到女儿已有1年有余。她不但是伟大的冠军,更是伟大的母亲!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8/23/xinsrc_19208052117108122223039.jpg

 

 

我不得不承认,看到这些场景,比看到中国健儿得到金牌更让我震撼。我们用13多亿人口筛选选手,然后用国家财力全力投入培养一批顶尖高手,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但这些画面里人性的光辉,更彰显了爱的美、人性的美、奥林匹克精神的美!

最后再次对“锦衣玉食”的窝囊废——中国男足表示鄙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单飞,双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