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3:昔日童星的旧貌新颜
(2009-07-08 14:47:41)
标签:
杂谈 |
昔日童星的旧貌新颜
整理/胡庆波
他们,曾经是陪伴我们的伙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他们的影视剧,作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其实,他们也和我们一起在成长。早早出名的童星们,长大以后,有几人能够继续走着星光大道,又有几人选择了别样人生?
看看这些熟悉而陌生的老朋友吧——
NO.1
上榜理由:最人见人爱
代表作:《雪珂》、《青青河边草》
旧貌:
一部催人泪下的《婉君》让长相甜美的金铭尝到了一夜暴红的滋味,一时间她成了琼瑶剧的御用小演员。年仅8岁的她,还出了个人专辑,惹得当时众多准妈妈每天看着她的照片,期待自己也能生个如此招人喜欢的小女儿。
新颜:
现在的金铭,依稀还有童年的模样,只是脸上没有了那份让我们感动的天真。
不过颇有思想的金铭没有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进入演艺圈,而是考进北大做起了高材生。这虽然证明了小女子的实力,但演艺事业似乎进入了瓶颈期。大学毕业后,金铭还是选择继续干她的老本行,在中国煤矿文工团当起演员。如今,观众对她的感觉还是怀念多过期盼。
NO.2
蒋小涵:
上榜理由:最成功的转行
代表作:《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旧貌:
和金铭是同时期的童星,但光芒被金铭抢走了大半,因此,素有“既生涵,何生铭”的感慨。
199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中饰演“玻璃美人”的蒋小涵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其以“好孩子”的形象深得人心。
其实,在拍这部电视剧之前,小涵就已经活跃在很多晚会的舞台上了,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八一晚会上,她演唱《读来读去》。1991年在歌剧《党的女儿》中,扮演娟子妹,获第六届全军汇演表演一等奖……
现在,在一些KTV的点歌系统上,还可以找到她当年演唱歌曲的名字,足以见证其当时的影响力。
新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2001年,蒋小涵赴英国留学,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新闻专业。今天的蒋小涵不再生活在别人的光芒下,在央视电影频道做了个自信美丽的主持人。
NO.3
郝绍文:
上榜理由:最令人遗憾
代表作:《笑林小子》、《旋风小子》
旧貌:
这个精灵古怪的“臭屁文”、“好笑文”,小时候胖得实在太可爱太有吸引力,让人有情不自禁想抱一抱的冲动。贵为身价百万的大明星,没有人质疑他是个天才的小演员,演的角色充满了活力和可爱的因子。
新颜:
如今的郝邵文一点点小时候的影子都没有了。随着星途暗淡,他已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这令很多观众遗憾不已。
据说,他后来考上了台北一流的公立学校。就这样,过去大家印象中调皮的小捣蛋,摇身成为了名校的尖子生。
NO.4
“潘冬子”祝新运:
上榜理由:最闪耀的“红星”
代表作:《闪闪的红星》
旧貌: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儿童偶像就是《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1974年祝新运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潘冬子一角,一举成名,成为享誉中国影坛的著名童星。影片拍完他就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
新颜:
1980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深造,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回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当演员,后转入幕后开始导演工作。荧屏中,当年刚毅锐利的闪闪眼光已然被岁月涤荡得一干二净了。
NO.5
秀兰·邓波儿:
上榜理由:最被全世界宠爱的天使
代表作:《小公主》、《亮眼睛》
旧貌:
被全世界人民宠爱,这个想法听起来好像痴人说梦,但是美国的一个小女孩,她却做到了,她就是天才童星秀兰·邓波儿。
她4岁踏足银幕,6岁风靡世界影坛,7岁获得奥斯卡金像特别奖,10岁已称霸好莱坞票房。
她是电影时代的一个丰碑,从没有人像她那样征服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
新颜:
至今让大家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代明星,还因为她的传奇人生。为家庭息影20年的秀兰,在20世纪60年代突然向政坛进发,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加纳女大使和第一位女性国务院礼宾司司长。不论作为演员还是女外交官,秀兰·邓波儿都做得非常成功。
NO.6
丹尼尔·雷德克利弗:
上榜理由:最富有的少年
代表作:《哈利·波特》
旧貌:
这位19岁的英国演员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成功地扮演了哈利·波特,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公布的富豪排行榜中,他以7000万英镑的身价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少年。
演《哈利·波特》的第一部时,他是个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
新颜:
现在的他,可以去演憨豆先生了。
NO.7
麦考利·金:
上榜理由:最坏的名声
代表作:《小鬼当家》
旧貌: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卖座的家庭影片小主角,聪明伶俐的小鬼“凯文”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心,其扮演者麦考利·金7岁时就被评选为全美最受欢迎的童星。
新颜:
他长大后非常让人失望,绯闻不断,后还因藏毒被判入狱。同时,因为他双亲在好莱坞日益败坏的名声,把他当成“摇钱树”的贪婪心态,最终导致了这个童星的陨落。☂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9年6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