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师司马直汉灵帝刘宏集资文化 |
分类: 草根读典 |
荒唐皇帝任命官员先谈价钱逼死清官
王俊楚/文
东汉灵帝年间,疫病不止,灾害不断,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天灾相比,更让民不聊生的是,皇帝刘宏昏聩无道,宦官火上浇油,不仅穷苦百姓无法生存,就连拿俸禄的朝廷官员也不堪重压。汉灵帝中平年间,就出现过集“修宫捐”逼死大臣的事儿。
据史书记载,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宫廷里的一场大火,经过宦官们的一顿捣鼓,演变成了一场祸国殃民的“大火”。这不,在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宦官们的鼓噪下,汉灵帝刘宏下诏,将全国田赋每亩增加十钱,用来修建宫殿,并命令掖庭令铸造四个铜人,分别竖在苍龙、玄武门外。
乐安太守陆康上书劝阻,汉灵帝置若罔闻,在以“大不敬”之罪将陆康免官下狱后,又下令各州郡代替皇家采购材木文石,然而运送京师缴纳时,宦官们又从中做奸,百般刁难,强迫州郡官员降低采购价格,才予验收。宦官们的“认购”价,往往只有州郡采购价的十分之一。如此以来,州郡自然也就完不成木材采购任务。宦官们就把已验收入库的木材拿出来再卖给州郡官员,州郡官员再度缴纳,宦官们仍然百般挑剔。如此循环到最后,运到的木材全都腐烂。宦官们压榨州郡官员,州郡官员则乘机勒索百姓,一时间,哀鸿遍野。
在令州郡缴纳物资的同时,汉灵帝还另外出台规定,向升迁或调动的州郡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广集“助军捐”、“修宫捐”,作为修建宫殿的费用。到大郡任职者,要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必须先到刘宏卖官鬻爵的专门机构——西园商谈价钱,达到协议后,才能上任。清廉之士要求辞职的,一律不准。
当时,司马直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因为他一向清廉,宦官们对他特别“照顾”,给他“优惠”了三百万钱。司马直接到任命诏书以后,怅然地说:“我担任百姓的父母官,却反而要靠剥削百姓去畅通仕途,我怎么忍心啊!”于是就宣称有病,请求辞职,但被驳回。司马直只好启程赴任,走到孟津,他下定决心,上书极陈当世之失,古今祸败之戒,而后服毒自杀。
或许是司马直的苦口良言让汉灵帝幡然醒悟,抑或是其他什么因素影响,汉灵帝在看到他的奏章后,暂时停止征收“修宫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