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汗血马李广利汉武帝大宛张骞出使西域文化 |
分类: 草根读典 |
汉武帝发动的一场不名誉之战
王俊楚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间,发动了无数场大小规模的战争,击破匈奴、吞并朝鲜、平定南越,使中国的疆土在公元前一世纪就达到了500多万平方公里,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盛世。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从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起,发动了一场历时四年的两次西征大宛的战争,出动军队十数万,折损士卒十多万,胜利的果实居然只是几千匹汗血宝马。这场西征被柏杨先生称之为“一场不名誉的战争”。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喜好神奇之马的皇帝,史书记载,公元前120年的一个夏天,他梦得天马,便占《周易》得一卦辞曰:“神马当西北来!”于是昼思夜想,梦寐以求,多次派人到西北来寻找良马。后来,果然从西域获来一马,神行电迈,气如长虹,汉武帝叹为神物。张骞出使西域时得乌孙好马,汉武帝尤为珍爱,取名为“天马”。由此种种,足见其爱马之情已是如痴如醉。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又派出许多使节出使各国。有使节从大宛国回来向汉武帝报告说,大宛国有一种名贵宝马叫汗血马,它日行千里,出汗如血,但被大宛国藏在贰师城,不让汉朝使节看到。
汉武帝闻之怦然心动,于是派出一个以车令为首的使节团,带着千两黄金和一个用黄金铸成的马前去大宛国,面见大宛国国王毋寡,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大宛国王毋寡爱马之心更切,拒绝了汉使。车令勃然大怒,出言不逊,辱骂毋寡君臣之后,砸碎了金马,愤然返回。不料,使节团在返途经过大宛郁成城时,被郁成王劫杀,人财俱丧。
使节团全体在异国他乡遭屠杀,这在汉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汉武帝暴怒,决心报复。正好此时汉武帝有心抬举那个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便封他为“贰师将军”,率军数万远征大宛。汉武帝对李广利充满信心,满心盼望他能够所向披靡,一举拿下贰师城,夺取汗血马,故而封他为“贰师将军”。然而李广利却出师不利,数万人马等到郁成城时就只剩下数千了,郁成城一战又全线溃败,只得撤退,待回师到敦煌时,只剩下数百残兵败将了。
汉武帝对李广利由失望变震怒,严令李广利驻军玉门关外待命,朝内再重新调集军队十万余,归李广利节制,同时针对大宛贰师城内饮水靠城外之河供应的情报,派水利专家随军行动,计划通过河流改道断绝城内水源;选派相马、驯马专家担任执、驱校尉,准备攻破贰师城之后选取良马。
第二次西征规模盛大、声势浩大,让沿途各个国家为之震动,所经之处,各国纷纷出关相迎,主动献出粮食供应汉朝的西征大军。尽管如此,大军到达贰师城时,也只剩下了三万余人。和预想的一样,西征大军一断贰师城内的水源,城内就一片惊惶,城内的贵族们惊惶之下杀了国王毋寡,将人头献给了李广利,并献出所有良马任汉军挑选。汉军从汗血马中挑选了最好的宝马数十匹,次等的及母马三千多匹,然后大军回师,待大军返回到玉门关时,仅剩一万余人,汗血马也只剩下1000多匹了。
据史料记载,李广利第二次西征时,军粮并不缺乏,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死亡并不多。然而,将领们对士兵毫不体恤,像待牲畜一样,侵夺暴虐,导致死伤无数。可怜这些远征军士,没有死在敌人之手,反而死于自己所效忠的效仿之手,愤也悲也!
西征结束时,已是太初四年。
汉武帝得到汗血宝马以后,看到汗血马确比乌孙马更为强壮,龙颜大悦,改乌孙马为“西极马”,将血汗马命名为“天马”,并作“天马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终万里兮归有德。承灵感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李广利也荣耀备至。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所有参加西征活着回来的将领、军士各有封赏。除李广利以外,封侯的1人,入宫任职的1人,被任命为九卿职级的3人,俸禄二千石的100余人,俸禄一千石的1000余人。没有做官的,免罪的免罪,赏赐的赏赐,众皆欢喜。
汉武帝和李广利等各取所得,只可怜了那些为了夺取区区几千马匹而丧身异国他乡的使节和十多万军士,他们的阴魂至今还在大漠深处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