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太上皇刘太公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华阳夫人文化 |
分类: 草根读典 |
“太上皇”本为逝者尊号
我们知道,太上皇一般是皇帝父亲的尊号,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在一些史籍资料和文学、影视作品中,太上皇还拥有很高的权利,如清嘉庆朝的太上皇乾隆,将皇位传给嘉庆以后,还不忘“训政”,直到他死后嘉庆才做上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然而在最初,“太上皇”一词是秦始皇嬴政为追尊其已死去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而发明的。
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本名异人。异人年轻时在赵国为质,一次偶遇卫国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大胆进行政治投机。吕不韦用重金买通了秦太子安国君(即后来的秦孝文王)宠爱的华阳夫人,通过华阳夫人说服安国君立子异人为嫡嗣。为了博得出生于楚国的华阳夫人之欢心,子异人在吕不韦的授意下,改名为楚。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在继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病死。秦王政灭六国称始皇帝尊号后,追封庄襄王为太上皇。秦庄襄王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享有此尊称的逝者。由此可见,“太上皇”起初并不是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而是逝者的尊号。
将“太上皇”由逝者尊号变成生者尊号的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当上皇帝以后,拜见父亲刘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刘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刘太公说:现在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太公认为有理,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一样。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刘太公问是何道理。太公于是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心眼里佩服管家的话,便重赏了管家,随后下诏书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由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太上皇”又被无数擅长“继承”、“发展”的封建统治者赋予了许多新鲜内容,甚至一度沦为权力争斗和政治手腕的遮羞布,在此就不一而论了。(王俊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