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俊楚明知山gb2312梨子打破头喻楷体文化 |
分类: 百喻经启示录 |
被我们认为是愚笨痴呆的人,往往教给我们最朴素、最坚贞的生存、处世哲理!
——王俊楚
愚笨之人是我师
王俊楚/文
一天,一个秃头之人在街上行走,有一个人恶作剧地向他的秃头上扔了一个梨子,那个秃头的人却突然站在那儿不动了。
恶作剧的人见状,又朝他扔了好几个梨子,直打得他头破血流,但这个人还是不躲避,不还手。
这不是谁在搞行为艺术,也不是某个剧组在拍摄,而是《百喻经》中《梨子打破头喻》的故事场景。
有人见状不忍,上去用蔡明一样发嗲的声音十分同情地问他:“为什么呢?”言下之意是,别人打你,你即使不还手,也应该避开才是啊?看这伤的!
那秃头之人回敬道:“你知道什么啊!你不知道那个朝我扔梨的人有多么愚蠢,他见我的头上没有头发,以为是一块石头,就随便用梨子来打,看,打出血来了吧,这次他总该知道我这是人头而不是石头了。唉!对这种毫无知识的人,我真是没办法啊!”
故事中劝他的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到十分好笑,不禁感慨道:“这人真是笨到家了!”
我们讲到这个故事,也多会这样理解——为人处事务必要懂得趋利避害,不要去做无谓地牺牲。而故事在结尾也这样告诫我们:要做好人好事,不能一味只做表面工作,还要从内心深处真心去做,有智慧地去做。
这是故事的寓意,也代表了我们多数人的想法。
然而,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经历不同,处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体会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在笑愚人真愚笨,他却告诉你: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是要叫那个朝我扔梨子的人知道我的脑袋是人头,而非石头!
在故事中的愚人看来,他的行为不是愚,而是在教化 人,在教人认识事物!
我们能说他错了吗?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你也会看到许多貌似愚笨的人和事。
公园里,有一个在江边散步,忽听有人惊慌地叫喊:“救命啊,有人掉进水里了!”散步的人一听,二话不说就朝江边飞奔而去,一边飞跑,一边迅速脱衣蹬鞋,到了河边,一头就扎进水中,挣扎之中才想起自己不会水,扑腾了几下,喝了几口水,便迷糊了。等他醒来时,已是在医院里了。看他醒来,妻子嗔怪道:“你明知自己不会水,还朝水里跳?”他说:“我不能见死不救啊!”
作为旁观者,你会认为这个不会水的营救者是自不量力,不切实际,而救人的人却没这么想,他想的是如果他不去救人,那个溺水之人就会失去生命。
翻开中国近代革命史,我们也会看到,许多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使面对敌人的枪炮和屠刀,他们也会慨然有歌:“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笑人愚,是因为我们只看到表面表象,而不知道他人表面表象之后真实想法。愚人笑我们愚,是笑我们不懂他的良苦用心。
莫要总是笑人愚,愚人也笑我们痴!
事实上,正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是愚笨痴呆的人,往往教给我们最朴素、最坚贞的生存、处世哲理!
从这个理解上讲,被我们认为是愚笨痴呆的人,恰恰是我们的处世之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