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意新解:愚人是被自己欺骗的人

(2011-03-03 11:12:44)
标签:

王俊楚

百喻经

愚人食盐

菜肴

文化

分类: 百喻经启示录

愚人不愚,愚人只是被自己欺骗。

——王俊楚

古意新解:愚人是被自己欺骗的人

王俊楚/文

 

 

《百喻经》里有个《愚人食盐喻》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饭。菜肴端上来,主人看他尝了几样菜后就皱眉头,便问他菜肴味道如何?这个人如回答说:“味道不怎么好。”古意新解:愚人是被自己欺骗的人主人说:“肯定是盐放少了。”于是就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得到了这样一个经验:盐少了菜肴的味道就差;盐加多了,味道就更鲜美。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啊!这个人便吃盐不停结果口干舌苦,口味败坏,使他自己徒增了许多痛苦。

故事中的愚人真的愚笨吗,细读之你会发现他其实都不愚笨:能够识得好坏——能尝得菜肴味道好坏,说明他有认知事物的能力;懂得思考——通过加盐的前后对比,得出“所以美者,缘有盐故”的结论,说明他是一个有思维的人;勇于借鉴——知道盐是使菜肴味美的原因后,便食盐不止,说明他们能够让经验为我所用。

然而,结果是他错了,错在哪儿呢?故事在最后总结说:“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意思是说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故事说愚人是不懂得度,才造成这个样子的。这只是故事反映出的一个方面的寓意。在笔者看来,他其实错就错在将偶然的认知当作必然的经验来对待。盐少了菜味不美,加点盐味道就鲜美了,这是当然,然而并不是盐越多味道就越美。给菜加盐,必然有个剂量,过犹不及。

看事物,不从偶然中寻找技巧,就把偶然的发现当作必然的经验,用偶然去指导实践,必然走向反面,引来祸患。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出了差错,行动上就会差之千里。

愚人的故事其实我们天天都在上演。

有一个地方,具体是哪儿咱不明指,毋庸置疑,这个地方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地方的领导人经过多轮地外出考察、学习、对比之后,发现发达地方的经济发展无一不是招商引资拉动的,于是这个领导人就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能招到商,本地经济就能发展。于是就作出决策将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决策作出以后,他们便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快捷的行政服务,很快招来了一个企业,在这个地区上下的共同支持,企业很快落地生根。但很快,问题出来了,这个企业是被沿海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很快,企业的烟囱将这里的蓝天白天给遮住了,排出的污水将青山绿水变黑了,甚至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威胁。经新闻媒体曝光之后,这个匆匆上马的企业被关停了,由于无原则地为污染企业亮红灯,当地的领导被问责,相关负责人引绺辞职。“招商”成了名符其实的“招伤”!

招商引资能够拉动经济发展,但不是所有的招商企业都是聚宝盆、摇钱树。

愚人不愚,愚人只是被自己欺骗。

我们笑别人愚,其实我们自己最愚。我们看见别人的愚,是因为我们身在事外,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愚,是因为我们太相信自我。

愚人之愚,损害的是自己的味觉;而“招伤”领导之愚,损害的却是自己的事业、人民的利益。

故事既然叫《愚人食盐喻》,就是期望通过这个“喻”让后人举一反三,认识危害性,找到避免“愚”的方法,避免“愚”人“愚”事的重演。

怎样才能避免“愚”?凡事多问,了解事情表象背后的真伪;做事情之前兼听多方意见,对你所决定的事情全面认识,大家欢迎不欢迎,赞同不赞同;作决策多作些调查和论证的工作,看符不符合实际,有没有什么危害,将不利的因素摆在前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乡间游走
后一篇:春日小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