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饭要了董卓的命

标签:
三国那伙人历史王允董卓吕布文化 |
分类: 三国那伙人 |
三餐饭要了董卓的命
王俊楚
如果有人要问:诛杀一个权倾朝野的相国需要多大的成本?王允肯定这样回答:“三顿饭而已。”
这不是无厘头搞笑。《三国演义》有文记述,王允为了除掉董卓,曾经处心积虑地在自己的府中摆了三次宴,而且宴宴都是为了要董卓的命。
第一宴:泪激孟德
董卓进了洛阳后,借口废了少帝,扶陈留王当上皇帝,后来又诛大臣、绞皇妃、鸩少帝、宿龙床,引起了朝野内外的极大愤慨。渤海太守袁绍给王允司徒写信,建议找机会除掉董卓。
这天,王允借口过生日,在自家后堂摆下宴席,宴请旧日老同事。酒至半酣,王允却掩面痛哭起来。众人不解,王允说:“其时今天根本不是我过生日,只是想和大家聚一聚,但又怕董贼怀疑,所以以此为借口。想那董卓欺主弄权,我数百年的大汉江山,眼看就要完蛋了哇!”众人听了后都
“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王允在邀请众官时,把作为一代“愤青”的曹操也邀在其中,自然是有一定的用意的,果然,曹操按捺不住,站了出来说:“哭有什么用?能把董卓哭死吗?”大家赶紧问他有何策,他说:“最近我与董卓走得比较近,董卓也比较信任我,我有机会接近董卓。我听说司徒有一把七宝刀,如果大家信得过我,请将宝刀借于我,我借口献刀接近董卓,而后将他的人头砍下。”大家一听,觉得反正没有其它办法,不妨让曹操前去一试,于是,“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结果曹操献刀不成而出逃,聊董卓的计划因此而流产。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眼泪是一绝。而真正成功运用眼泪这一武器的,当数王允了。这一餐,王允成功地用眼泪引起了曹操的“抚掌大笑”,从而智激了曹操。而胸怀大志曹操的也正好用刺杀董卓的机会,自我炒作了一下,迅速出了一下名,为后来号令群雄积累了人气资本。很好地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即使是别人抛给你的一个很棘手的球,也能够很好地转化为我所用,这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第二宴:色诱吕布
差点做了曹操刀下之鬼的董卓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暴戾嚣张,朝中人人思危,个个股栗。王允更是坐立不安。这天夜间,他在自家后园仰天垂泪,忽然听到在牡丹亭畔有人在长吁短叹,王允偷偷上前一看,是府中的歌伎貂蝉,于是喝斥道:“贱人将有私情耶?”你看,一个位居三公的大男人,在强势暴戾的上司面前唯唯诺诺,在背后不是放声大哭就是暗自垂泪,而在女人面前或者说是在弱势群体的面前,立马便又换了一个人似的,大声喝斥起来。看来,人所处的地位、环境决定着他的变脸。待听得貂蝉的一番肺腑之言,王允立马又变成另一副样子,先是“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而后将貂蝉叫到画阁中,“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跪在地上与貂蝉一道定了一条挑拨吕布与董卓的父子关系、算计董卓的连环计来。在权谋者眼中,只要你有可用的价值,“贱人”也能够从被“喝”走到被“拜”的境界。这戏剧的变化昭示社会的现实性和残酷性。在充满阴谋与权术的世界,每个人的存在,都会落入他人权谋的彀中。别人看似尊重的背后,布满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真是在人物有大人物的风光,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价值啊!这个以往不曾被人重视的歌伎,因为董卓作乱,而走向辉煌的舞台,成为又一个经典红颜!从这个意义上说,貂蝉还要感谢董卓给她创造机会呢!
定下了连环计以后,王允就以厚礼秘密结交吕布。朝廷重臣主动伸出橄榄枝,令吕布大喜。看来,吕布在相府也挺郁闷,堂堂丈夫,屈作他人子,日子和心情都不见有多好。有权贵来结交,心情忽如阴转晴,于是吕布“亲到王允宅致谢”。这正是王允要的效果。因为王允早就“预备嘉肴美馔”等着呢。等吕布到了以后,王允赶忙迎出大门,接入后堂,延入上座。吕布受宠若惊啊,说:“司徒用是朝廷重臣,我只不过是相府的一家将而已,怎么就得到了司徒的错敬呢?”王允说:“现在天下除了将军,已没有什么英雄了,我厚待将军你,是敬佩将军的大才啊。”在《三国演义》中,我感觉到最贬值的一个词就是“英雄”。只要会个三招两式,就很乐意被人称作英雄。吕布得到了王允的赞扬很是受用,大喜。王允则是殷勤敬酒,在恭维吕布的同时,还不忘拍拍董卓的马屁——口“称董太师并布之德不绝”。酒至半酣,貂蝉按照计谋的设计出场了。有研究表明,“醉汉眼里出西施”。此时,醉眼朦胧的吕布一看到艳妆而出的貂蝉,眼睛就直了,感觉不亚于是仙女下凡,“惊问何人”。王允介绍说:“这是我的女儿,我觉得我们两个交情就如同至亲一样,才叫他出来与将军你相见啊!”在吕布看来,王允很给他面子,很把他当人。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落入了王允的计谋之中了。有计在先的貂蝉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送酒与布”,“两下眉来眼去”。酒至最后,紧接着,王允就提出要把貂蝉送给吕布为妾,吕布大喜,承诺以后定为王允效犬马之力!王允也许诺选一个好日子,送貂蝉至吕布府中。吕布再三拜谢后满怀喜悦而回,王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微微的冷笑。其实,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也常常被人瞧着背影笑,只是我们当时不知道!
董卓用高官厚禄和虚拟亲情与吕布建立起来的看似牢不可破的结盟,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王允用一个绝色歌伎撬开了一丝缝隙。私情小利,从来就是洞开苍蝇叮鸡蛋的那条缝!
第三宴:智算董卓
吕布在相府里做着桃色梦,这边王允却是眼睛不眨地寻找机会。这天,他瞅准吕布不在董卓身边时,“伏地拜请”董卓到他家吃顿饭,董卓当即应允。得到了董卓的应允,王允拜谢归家,好一番好准备。第二天,董卓如约而至,王允更是十分慎重,“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这王允也端的会演戏,吃顿饭也搞的如同在朝堂上一样。不过,这也怪不得王允,上有所喜,下有所行嘛!那董卓出门也端的气派不凡,“左右持戟甲士百余,簇拥入堂,分列两傍”。进入堂中,“允于堂下再拜”,董卓赶紧命人扶起,赐座于侧。
要说王允还真是个酒席上的高手,领导心里想什么,领导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这样领导也高兴,酒桌子气氛也活跃,也更加有利于领导与群众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融洽。不知道董卓当时有没有想过,要是将王允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自己经天纬地之业岂能坏在李肃、吕布等人的手中?
董卓此刻肯定没有顾得想这些,他最大的想法就是伺机废帝,自己来做那九五之尊。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嘛,自己离皇位只是一步之遥了,他是不愿意放弃的。那金灿灿的目标灼了他的眼,让他看不清别的。而且他的强势也给他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什么都会掌控在他自己手中,别人即使有所动作,也奈何不了他!
董卓不知道王允想的是什么,但王允知道董卓想的是什么,于是先捡“伊、周”之功进行了一番吹捧,董卓听着很是舒服,两下关系迅速递进,王允又请董卓进入后堂,待董卓叱退甲士以后,又捧觞进言,将“尧、舜、禹”的故事进行了一番拓展,直说得董卓飘飘然、悠悠然,当场给王允许下承诺:“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将董卓的心情捋舒畅了,貂蝉便按照预定的导演程序出场了。与见吕布不同的是,这次是由远及近,由虚到实。按人物地位、身份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王允看来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先是“簇捧貂蝉舞于帘外”,“舞罢隔帘偷目送”,吊起了董卓的胃口,而后“命近前”,“转入帘内”。这次王允介绍貂蝉时,没有称是自己的女儿,而是说“歌伎貂蝉也。”对待吕布,王允是以色诱之,以情拢之。而对待董卓,王允则如温水煮蛙一样,用看不见的“伊、周”和“尧、舜、禹”的畅想,加上一个绝色歌伎,制造出了一颗重磅级的“糖衣炮弹”,不知不觉中将董卓拿下了!一番才艺表演之后,那董卓早是称赏不已,感叹道:“真神仙中人也!”王允又把对吕布的那一套拿了出来,不失时机地提出将貂蝉送给董卓。人老心不老的董卓自然乐不可支,当下怀抱美人归,及时行乐去了。
这边,可苦坏了相思成灾的吕布,王允乘机离间,后来就发生了董太师大闹凤仪亭、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等事件。王允的三顿饭顿时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不仅成功除掉了董卓,自己也成了一代新贵!
这账真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