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阅微草堂笔记论调余气鬼神纪晓岚文化 |
分类: 草根读典 |
【草根读国学之《阅微草堂笔记》】无处不在的鬼
★王俊楚
在《滦阳消夏录(二)》中,纪晓岚讲,“扬州罗两峰,目能视鬼”,罗声称,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鬼存在,愈是人烟密簇之处,就愈有鬼的聚集。这些鬼又可分为在幽房空宅中沉滞多年的“横亡厉鬼”,以及四散游行的“憧憧往来之鬼”。在这则笔记中,纪晓岚还记载了他的父亲姚安公讲的瑶径陈公遇鬼的故事。
在另一则故事里,纪晓岚讲道:
南皮张副使受长官河南开归道时,夜里看一案卷,沉吟自语道:“自杀的人,脖子上的刀痕应该是重入轻出的,怎么这案子的被害人相反呢?”他话音才落呢,突然有人在他身后大叹:“唉,老爷真是鲜有的明白人啊!”可当他错愕转身看,却是寂然一片,惟见烛光晃影。惊骇之余的他,不禁顿悟:“是呀!做个官不容易啊!鬼神一直都在审视着……今天虽说没有糊涂误判,难保他日无虞啊!”如此,转天他便以病辞了这法官之衔。
这些鬼是怎样存在的,通读《阅微草堂笔记》,笔者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三种论调:
第一种论调是:“人之余气”。在《滦阳消夏录(二)》中,纪晓岚讲完屠夫许言夜遇酒鬼之后,说:“余谓鬼,人之余气也。气以渐而消,故《左传》称新鬼大,故鬼小。世有见鬼者,而不闻见羲、轩以上鬼,消已尽也。”他认为,鬼可能就是人活着时候剩下的一些精气。气它是会挥发的,所以《左传》有新鬼大,旧鬼小之说。世上有人说见过鬼,却没有听人说见过远古时候形成的鬼,大约都已经挥发干净了。
第二种论调是:“相在尔室”。在《滦阳消夏录(一)》中,纪晓岚讲完北村郑苏仙梦入冥府观摩阎罗王录囚后感慨:“知人心微暖,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意思是说,人若有点私心杂念,鬼神都能知道。即使是好人,若有一念之私,也免不了受到责备。所谓“鬼神就在你家中”,这句话确信是无疑的。
第三种论调是:“妖由人兴”。还是在《滦阳消夏录(一)》中,纪晓岚讲完河间唐生戏弄执无鬼论的塾师之后,引来了真的狐鬼后,评论说:“盖震惧之后,益以惭恧,其气已馁,狐乘其馁而中之也。妖由人兴,此之谓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是因为他受到了惊吓,加上惭愧,其气已然消减,于是狐鬼便乘机而至。妖由人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阅微草堂笔记》,我们关注的不是世间是不是真有鬼,作者的本意也不是在宣扬“有鬼论”。其实,按许多人的观点,人死如灯灭,鬼是不存在的。读《阅微草堂笔记》,我们重要的是要领悟纪晓岚设计的鬼的世界里所寓含的劝谕与教化。如同所有的志怪小说中所包含的寓意一样,鬼的存在不是来吓人的,而是用来感化人的。鬼世界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鬼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的写真。读鬼就是在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