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清蒸鱼的20条成功秘诀

(2008-12-20 04:41:16)
标签:

烹饪

技巧

学问

秘笈

美食

分类: ‖厨房秘笈‖

做好清蒸鱼的20条成功秘诀

在鱼的膳食中,能采用的烹调方式有多种多样,清蒸鱼特别能显出鱼的鲜味,当然清炖也不错,但与清蒸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清蒸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香,还能够补虚损、抗疲劳。

  清蒸鱼最好选择活鱼,很多人认为,鱼越鲜越好,并且喜欢现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既新鲜又营养。食品营养专家建议,宰杀好的鱼最好用保鲜膜 覆盖后冷藏四到五个小时。鲜鱼宰杀后,鱼肉的肌纤维逐渐出现僵直,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分解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正是鱼肉鲜味的主要成分。只有当鱼体从 高度僵硬,逐渐开始向自溶阶段进行转化时,鱼肉中丰富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才逐渐分解为人体容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如果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味道就 不够鲜美,营养成分也不充分。另外,刚宰杀的鱼有很多的寄生虫和细菌,在常温下或者在冰箱中冷藏四五个小时,会杀死一部分寄生虫和细菌,食用起来更卫生。

1、撒盐法:将鱼洗净后控干,撒上细盐,均匀地抹遍鱼身,如果是大鱼,应在腹内也抹上盐,腌渍半小时,再制作。经过这样处理的鱼,蒸熟不易碎,成菜能入味。

2、加鸡油法:做清蒸鱼时,除了放好作料外,再把成块鸡油放在鱼肉上面,这样鱼肉吸收了鸡油,蒸出来后便滑溜好吃了。

3、沸水上屉法:蒸鱼时,等水沸后再上屉蒸,而且要将锅盖盖严。这样蒸出来的鱼便会新鲜可口,香味纯正。

4、涂抹干粉法:蒸鱼时,先在鱼上涂抹一些干粉,蒸时不揭锅盖。如250g重的鱼,在鱼身厚薄一致的情况下,蒸8-10分钟即可。每增重250g,多蒸5分钟。

5、啤酒臆浸法:清蒸腥味较大的鱼时,用啤酒腌浸10-15分钟后再蒸,不仅腥味锐减,而且还会有一种螃蟹味。

6、剩鱼清蒸法:清蒸鱼如一次吃不完,再吃时可打入1个鸡蛋,做成鱼蒸蛋,这样鱼就不腥。

7、蒸小鱼头:小鱼头富有营养,但吃起来肉少。如先将鱼头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细屑,放大碗中,加适量的面粉及味精、料酒、胡椒粉、葱姜末,搅拌均匀后,用旺火蒸10多分钟,那美味可口的鱼头羹就做好了。

8、蒸鱼的火候:火候是清蒸鱼的关键所在,与很多清蒸菜一样,一定要在锅内水开后,再将鱼入锅,蒸10分钟立即关火。

 

另外再介绍12条蒸鱼小技巧:

1的重量选择:最好控制在500600克之间,这样火候比较容易好把握,摆在鱼盘中也美观。蒸鱼时判断鱼是否蒸熟可看鱼眼,新鲜的鱼蒸熟后鱼的眼睛向外凸出。

2、在鱼的表皮涂一层薄薄的淀粉,以防蒸鱼时破坏鱼的表皮。

3、水烧开后将鱼放入蒸笼,三分钟后取出,将盘中鱼汤倒掉,然后再放入蒸笼继续蒸。此举决定了鱼熟后不腥,特别重要。

4、在蒸鱼之前,先将鱼握住头尾弯上一下,在鱼身弯曲处垫上一姜块,此举保证鱼蒸熟后呈腰部弓起之生动状,给加分。

5龟甲活鱼清蒸时,只在倒掉蒸三分钟后的汤时加盐、葱丝和极细火腿丝七、八丝,其他调料一概不用,以突出鱼味。

6、在收拾鱼时可将鱼脊骨从腹内斩断,以防止鱼蒸熟后由于鱼骨收缩而使鱼的整体变形。

7、蒸稍大的鱼时可在鱼身下垫烧烤架,若没有,用几根筷子也行,使鱼离开底盘架空,以免鱼身全面遇热快熟。

8、蒸再大的鱼时可以将鱼立起来(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蒸。用两节约5厘米长的大葱撑开鱼腹,使鱼平稳立住,或在鱼身两侧扣放两个小陶瓷碗固定鱼身。同时在鱼身两边各剞上花刀,并在每个刀缝处夹入一片姜。

9、做鱼不能缺的调味品:白酒或料酒、麻油或其他油类、盐、葱、姜等,将调味料放入鱼腹中,可使鱼的味道更鲜,又可使蒸出的鱼显得饱满。蒸鱼本身味道很鲜美,所以省略味精、鸡精。

10、蒸鱼时如何摆盘:取姜片和大葱段,铺在鱼盘上,将鱼入盘后再在鱼身上撒些姜片和葱片,这样入味均匀。

11、鱼的虚蒸:所谓虚蒸就是关火后,先别打开锅盖,利用锅内余温再蒸几分钟后出锅。此时的清蒸鱼,肉质松软,味美芳香,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2蒸鱼汁要保留:有很多人在蒸鱼时,把蒸鱼的原汁全部倒掉,而以调好味的味汁置换。保留原汁,为的是更能保持鱼的本味,这样的清蒸鱼才别样鲜美。

更多的烹饪秘笈博文请看:
烧菜用醋有讲究
炒蔬菜保证鲜绿诱人有妙招
4个小妙招   让你的汤元煮的软滑又可口
煮好皮蛋瘦肉粥的6个小秘诀
番茄炒鸡蛋的秘技
煲汤秘诀
12款家常炒菜小诀窍
煮粥的秘诀
煮鸡蛋的学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