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田和平解放,未费一枪一弹(四)

(2018-04-17 10:58:13)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教育

情感

分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和田和平解放的历史(四)

 


望着眼前的情景,黄诚也有些惊喜,但转念一想,沙漠里哪会有大海,何况地图上也没有标记呀!几天的沙漠行军,眼前已经出现过几次类似的幻觉,战士们眼瞅着沙漠奇观,一个个兴奋不已,激动不已,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任凭战士们步子迈得多快,跑出去多远,那奇观异景仿佛是与大伙儿捉迷藏,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一直到太阳落山,或者一阵大风,一个气流变幻,那景观才渐渐消失。这时候战士们才大呼上当了,但谁也没有怨言。这就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呀!

 

“这恐怕又是海市蜃楼吧!”黄诚心里思忖着,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望着经验丰富的向导阿布都拉,希望他能下个结论。

 

阿布都拉没有说话,他手搭凉篷,罩在眼上,仔细观察,心里也结起了疑团:那碧波荡漾的大海,那密密麻麻的森林,那鳞次栉比的房屋,毫无疑问都是幻景。让他猜不透的是那群在房屋前面翩翩起舞的人群。老人在沙漠中走过几十个春秋,见过的沙漠奇观无计其数,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景,一时竟把老人难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模棱两可地说:

 

“政委,是真是假,我也说不清,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黄诚他们策马前行。越走越近,渐渐地,森林、汪洋、房屋都不见了,只有十几个穿着维吾尔族服装的人在沙滩上跳舞。再近前一看,哪里是老乡啊,原来是宣传股和各连活跃分子在作化妆鼓动哩!那个维吾尔妇女是宣传股长王恩之装扮的。那个翻戴军帽,鼻子底下粘些旧棉花,穿着从维族向导那里借来的黑袷袢的,不正是郭海吗?他正用筷子鼓击着搪瓷缸,张着干裂的嘴唇,在作宣传鼓动哩!

 

同志们,别发愁,

干甜清水在前头。

只要咱们咬咬牙,

沙漠戈壁有绿洲……

 

 

战士们并没有因受“骗”而埋怨他们,反而是情绪活跃起来,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黄诚看到这幅情景,为宣传股长、郭海他们别出心裁的政治工作方式,深深感动。沙漠行军,他们不仅和战士们同样负重,还要跑前跑后,收集材料,编词唱曲,这过程,他们要走多多少路啊!在同样干渴的情况下,他们唱歌、跳舞、说快板,要忍受多少的煎熬和苦痛啊!想到这里,黄诚心里止不住地涌动,眼睛也有点发潮,他两手分别拉着宣传股长和郭海,动情地说:

 

“难为你们啦!如果塔克拉玛干的沙漠有灵性,也会被感动的……”

 

阿布都拉也深情地说:

 

“你们的精彩表演,把我老汉的眼睛都迷住了。巴郎子(男孩子),你们放心地干吧,今天找不到水,我老汉就不回来……”

 

离开大部队,黄诚阿布都拉等人又隐没在沙漠深处,继续找水。突然,在河床的尽头,远远的,黄诚看见有一小块地方明光闪闪。这是夕阳在水面上的反射呢,还是海市蜃楼?沙漠中的幻景让他们屡屡上当,使他们不敢轻易下结论。不过,阿布都拉断定那是水。于是,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催马向前奔去。还是向导有经验。果然,在那里静静躺着一个死水潭,上面已经结了冰。

 

黄诚真是喜出望外,用拳头在冰上砸了个窟窿,爬下去就要尝试,阿不都拉一把拉着他,然后用手掏了点水,在鼻子上一嗅,又腥又臭。果断地说:

 

“这水不能喝!喝了人会死的。”

 

黄诚大失所望,心情有点沮丧。正在这时,通讯员在前面发现了烟火。在这茫茫大漠,哪来的烟火呢?一定是找水的侦察组发出的信号。黄诚毫不犹豫地带领阿布都拉和通讯员向烟火奔去。

 

果不出所料,打前站的侦察排已经找到水。这是个涝坝,隐藏在一片干枯的胡杨林里,四周被大大小小的沙包包围着,不易发现。也许是沙丘和胡杨的保护,这潭水不算大,但很洁净,供千把人饮用是不成问题的。

 

黄诚这时候才松了口气,让通讯员飞马给大部队报信,自己和阿不都拉立即选地、拾柴,给部队宿营做准备。天快黑时,部队赶到了。屈指一数,在这走一步退半步的流沙上,指战员们身负重荷,忍饥挨渴,竟然徒步走了90公里,比顺利情况下走的路还要多!

 

黄诚和副团长、参谋长、作战参谋高焕昌、向导等人研究完明天的行军路线之后,天已经很晚了。他是又疲倦,又干渴,但是要处理解决的问题没完,通讯员几次把饭端到手边都顾不上吃。今天同志们忍着干渴行军90公里,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他应该去看望看望大家,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不要讲什么,只要和战士们照个面,也是对大家的鼓励和安慰。

 

他带着通讯员,沿着沙丘的边缘,穿过一个一个连队。有的已经躺在简易帐篷里安眠,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呼噜声;有的战士还围着篝火在听那些精力充沛的战友讲故事;有些老班长正借着篝火的亮光,用马尾给战士穿刺脚上的水泡……

 

当黄诚来到二营五连时,见战士们没有睡觉,都围着篝火在等待什么。行军锅里冒出大米饭的香味,炒菜的油花也十分诱人,但战士们却把碗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上,谁也不去取饭动菜。黄诚一到,连长、指导员就笑着迎了上去。连长如释重负地说:

 

“政委,可把你迎来啦。”回头急忙吩咐炊事班长,“开饭!”

 

战士们听到号令,纷纷给黄诚、通讯员手里递上碗筷。

 

黄诚正在莫名其妙,指导员告诉他:

 

“今天是行军以来走路最长的一天,也是行军以来第一次吃大米饭。战士们说政委给大家找水辛苦了,一定要等政委来了,和你们共同吃这餐饭……”

 

望着战士们端过来的、热腾腾的白米饭和香喷喷的皮牙子炒肉,黄诚心里很不是滋味……

 

十五团在戈壁滩连续跋涉了15天,总算走出了沙漠的中心地带,到达了有水有柴的西尔库勒。大家不觉地松了口气,庆幸跨过了这段艰难的里程。

 

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搭起了帐篷;炊事员见到甜水分外高兴,他们都在策划着怎样改善伙食,让大家美美地饱餐一顿。黄诚和贡副团长、白参谋长商量着是否需要休息一天,因为进入沙漠以来,部队时刻都在关注和田方面的情况,不敢稍有拖延,真恨不能插翅飞行呢!

 

正在这个时候,只见两个骑马的人儿飞奔而来。抵达帐篷前,还未把马勒住,那个军人就甩镫离鞍,从马上跳了下来。他浑身冒着热汗,那匹高头大马也大汗淋漓。战士们把这个衣冠不整,疲惫不堪的军人扶到团部,黄诚仔细一看,原来是跟随蒋团长先行去和田的参谋王文坛。另外那个是维吾尔向导。黄诚看王参谋这副模样,吃了一惊,脑子里的弦立刻紧绷起来。

王参谋已累得有气无力,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黄诚。便昏昏欲睡了。

 

这是团长蒋玉和的亲笔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