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多占3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这事吗?
(2012-12-05 15:09:28)
标签:
乃堆拉山口亚东印度中国西藏军事 |
分类: 中印边境谈判 |
▲有种传言说,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撤时,中国多占了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以狮泉河为中心的阿里地区)。这也不是事实。在中印边界西段,印度提出的争议地区面积总共只有3.3万多平方公里,最大的争议地区是阿克赛钦,另外还有巴里加斯等地。目前阿克赛钦完全在我方控制之下,巴里加斯(450平方公里)在印方控制之下。
与此相关的传言还有,我军被迫放弃的都是平原地区,而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一块都未放弃。我军占据地理优势,收复印占区很容易。事实是:中印东段边界争端就是传统习惯线和麦克马洪线之争。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平原交汇的地方,麦克马洪线在喜马拉雅山脊。藏南地区是山区,不是平原。印度平原根本不属于我国,谈何放弃?藏南地区是山区,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不止一处,不是只有麦线上有山隘和高地,我军战后撤回麦线,麦线以南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不是一块都未放弃,而是全都放弃了。既然麦克马洪线在喜马拉雅山脊,当然是制高点,但这个“制高点”是麦克马洪爵士大笔一挥“赏给”我们的,不是我军夺山头夺来的,是我们和印度共同占有,不是我军独占。在麦线“制高点”和印度平原之间,还有一百几十公里纵深的藏南山区,这片山区中的关隘和高地没有一个在我军手中,我军谈何优势?难道我们还要感谢麦克马洪老爷赏给中国一个麦克马洪制高点吗?
有传言还说:我军1962年撤军时,没有撤回到麦线,而是撤回到一个对外秘而不宣的“实际占领线”。事实是:我军战后在中印边境东段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又后撤了20公里。
有网友认为这个“1959年控制线”大有学问。其实这条线在中印边界东段就是麦线,它是相对于1962年战争爆发前的控制线而言的。1962年,印军在一些地段越过麦线,在麦线以北我方一侧建立军事据点。我们当然不能撤到“1962年控制线”上。之所以采用1959年控制线这个说法,而不说撤回到麦线,是因为我国没有承认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