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湖州的米行街,有一个女人,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篮,手拿两片竹板,边走边敲:哒,哒,哒,接着吆喝一声:昂兰头……
小孩子听到竹板声,远远地就飞奔过来,在她面前停下,把手里的零钱递过去,她从竹篮里拿出昂兰头递给小孩,继续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敲竹板:哒,哒,哒!路过小巷人家门前时,也有老娘姆慢悠悠从家里出来,向她买一卡两卡昂兰头当茶喝的。
又到了吃昂兰头的季节,你吃过昂兰头吗?这个话题一经抛出,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吃过,还可以泡茶喝。 那时我们小孩子是把它当零食吃的,吃起来满口生津,回味甘甜。
儿时的记忆中总有那位敲着竹板卖昂兰的老娘姆。
这是我们小时候开运动会必买的零食之一。
小时候我奶奶会上山上去摘昂兰头,我么总以为是香椿头。
小时候和爷爷去儿童公园要买来吃的,怀念吃昂兰头的日子,一把昂兰头,也让我快乐半天。
以前为了吃这个我还练就了爬墙逃儿童公园门票的本领,当年的零用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时候人民广场卖昂兰头的阿婆还是我同学的奶奶,她的昂兰头吃起来很清爽。现在她年纪大了,卖不动了,我也好多年没吃过昂兰头了。
我记得小时候一分钱两小把,放学路上吃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在外婆家才吃得到,超喜欢吃啊。外婆现在不在了,昂兰头已许久没有见过了。提起昂兰头,就想起我的外婆……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昂兰头俨然成了我们儿时不可或缺的零食。很多年没吃过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沿街叫卖昂兰头的了。
昂兰头,其颜色和外型有点象香椿头,季节性很强。老话说:春采叶,夏采花,秋采果,冬采根。昂兰头就是春天赐给我们最美的滋味。初春时从树上摘下昂兰头的嫩芽,回家后用开水焯过,放盐腌一腌,讲究的人家会切细再拌上白芝麻,放点卜籽、胡萝卜丁,再配上薰豆茶。用它来泡茶喝,味道如嚼青橄榄后的清新爽口;也有当作早餐的小菜来吃的。一碗稀饭,昂兰头里放几粒碧绿生青的黄豆一起炒好当配菜,爽口合胃。
有一天云儿说,一直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问我可知道?我虽吃过昂兰头,却不认识。为这个我还特地去讨教了程阿姨。她说,这个学名叫黄连木,我们吃的是它的嫩芽。说到这儿,可能你马上会想起一句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此黄连与彼黄连木不是一回事。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莨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黄连木别名黄楝树、楷木、楷树、药木、药树,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就是说,昂兰头学名黄连木,湖州土话又叫黄连头,旺兰头,网兰头,杏兰头。《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
昂兰头,多年没吃到了,现在说起儿时昂兰头的味道,想想都要流口水。
那时湖州很多街巷有卖昂兰头的。米行街、飞英小学门口、衣棠街等地都有手提竹篮叫卖昂兰头的小贩,小孩子放学了往往会买一把,一路走着一路嚼着,还没到家呢昂兰头早吃完了。阿凤说,那时我放了学天天买昂兰头,也吃不厌。20多年没吃到了,现在想想都回味无穷。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叫阿如嫂的农村妇女,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罩衫,每年昂兰头上市时节,她就敲着竹板,行走在市陌路到周生记的路上,她的昂兰头是用细白线捆成的小把,放在竹篮里,整整齐齐,上面盖着一层干净的毛巾,边走边喊,声音细细的极好听:昂兰头要哇,2分一卡,3分两卡。
很多年过去了,昂兰头的叫卖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它带着春天的清香,淡淡的,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