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游孤山记》阅读及答案

(2009-10-19 08:32:01)
标签:

杂谈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余至湖①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

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

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0从一奚童,登放鹤

亭,徘徊林处士②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③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

高④、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

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日:‘‘宋贾似道⑤后乐园废址,

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

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何耶?相与

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湖:指西湖。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③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带。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⑤贾似道:南宋奸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寓:客居

    B.灯火隐见林    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C.今皆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亡:通

    D.而其姓名    举:推荐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文章通过对月亮、西湖、峰峦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朗的湖山月夜图。

    B.作者游兴盎然,先乘船,后步行,在游踪的叙述中透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愿。

    c.作者通过贾似道宅第废址和林逋放鹤亭遗迹的对比,表明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D.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又借景来抒发感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1)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4)  

   译:———————————————————————————————————— 

   ——————————————————————————————————————

 (2)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芋今尚存。(5) 

译:———————————————————————————————————— 

   ——————————————————————————————————————

2(3)

    D(“举应为提起说起之意)

    3(3)   

    B(“归隐山林的心愿有误)   

  4(9)

    (1)这大概是因为望湖亭正好处在西湖和山的中间,在有月亮的夜晚特别好看。

    (意思对、语句通顺l分,”“”“译对备得1)

(2)林逋只是一个平民;名声却流传了六百多年,遗址反而到今天还存在。(意思对、语句通顺2分,”“”“译对各得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