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梦墓(考古发掘)3寿梦生平二
标签:
文化吴中古墓葬寿梦墓招贤纳士开疆拓土 |
分类: 苏州夜话 |
寿梦墓(考古发掘)3
——吴中古墓葬之四
我楚狂人
四、广招贤士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
(寿梦)十七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
楚国人巫臣给吴国带来了车战之法,吴国的军事实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车战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最重要的战争形式,甚至那时候军队规模都是以“乘”来计算的,一乘的编制是战车一辆,其上主将一人,车右一人(贴身护卫),驭手一人,射手一人。车后有护卫二十人。诸侯称为“千乘之国”,天子“万乘”。这个局面到战国赵武灵王时期才有所改观,但是知道汉武帝时期,车战才正式逐步被骑兵取代。
但是,吴国知道寿梦时代才刚刚开始学习车战,其军事上落后了一个时代。好在被寿梦利用外来人才改变了。
苏州城里有都亭桥,常被误读“都林桥”。苏州地方史家常常称为是苏州始建时间最早的桥,因寿梦在这里建“都亭”,广招贤士而得名。
唐《吴地记》载:“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 宋《吴郡图经续记》云:“故传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明《姑苏志》卷第十九载:“都亭桥,承天寺西,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 附近有都亭。
都亭桥,在承天寺西,清嘉庆六年重修。后为水泥平桥,1960年拆除。这座水泥平桥是民国建筑,我们这一代人还亲见。
寿梦开始了吴国引进人才的做法,巫臣父子是伍子胥、孙武的先导。
五、开疆拓土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楚庄王怒,使子反将,败吴师。二国从斯结仇。于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
五年,伐楚,败子反。
十六年,楚恭王怨吴为巫臣伐之也,乃举兵伐吴,至衡山(按:今安徽境内)而还。
吴国开始进攻楚国、巢国(今安徽巢县)和徐国,楚将子重奉命奔驰。在马陵会见时,吴军进入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子重从郑国奉命赶去救援。子重、子反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奔驰以抵御吴军。蛮夷属于楚国,吴国全部加以占取,因此吴国开始强大,吴国才得以和中原诸国往来。
吴王寿梦五年(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吴国攻打楚国,打败楚国将领子反。
吴王寿梦十二年(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舒庸人由于楚国军队战败,便引导吴国军队包围巢国(位于吴国、楚国之间,是吴楚二国争夺的焦点)。吴军继而进攻驾地,包围厘地和虺地,舒庸因此依仗吴国而不设防,楚国将领公子槖于是率军灭亡舒庸。
吴王寿梦十六年(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春天,楚国国君楚共王派遣将领子重率军攻打吴国。楚军攻克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二十五里),抵达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六十里的横山)。楚军将领邓廖率领穿组甲的车兵三百人、穿被练的步兵三千人侵袭吴国。吴军拦阻攻击楚军,俘虏邓廖。子重于是返回楚国。三天后,吴军攻打楚国,占领驾地。 楚国人因此责备子重,子重心里很不痛快,于是心脏病发作而死。
寿梦时期,吴楚对抗正式开始,而吴国北上开疆拓土,试图占领徐国为首的东夷诸国的军事行动也开始了。
寿梦史料主要见这些史籍:
《左传》成公七年至襄公十二年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