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馆六:嘉应会馆(存)

(2025-10-08 07:36:46)
标签:

文化

苏州的会馆公所

嘉应会馆

枣市街

分类: 苏州夜话

会馆六:嘉应会馆(存)

——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六

我楚狂人

嘉应会馆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胥门外枣市街9号。

始建时间: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

保护状况:20065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很好的保护。

会馆六:嘉应会馆(存)

 

嘉应会馆是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所属客家地区商人在苏州设立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联络乡谊、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以及为来苏的嘉应州商人提供住宿等便利。它见证了清朝时期苏州商业的繁荣以及地域间商人的交流与融合,反映了当时苏州作为商业重镇的重要地位。

据资料载,苏州嘉应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四年,嘉庆十八年建成,这是广东嘉应州(即今梅州市)所属兴宁、平远等五县城乡在苏客商集资建造。

同治十年太平军烧毁苏州阊门地区大批会馆,胥门没有波及,胥门的嘉应会馆和三山会馆都幸存。

解放初,嘉应会馆散为民居,破旧不堪,“七十二家房客”。我儿时就住在嘉应会馆附近,有小学同学住在这里,曾经多次进出,当时已经看不出整体格局。

20075月由台湾佛光山斥资对嘉应会馆修建一新, 在此开办了佛光山美术馆。

如今,嘉应会馆经过修缮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展示苏州传统文化和会馆文化的重要场所,部分区域用于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艺术活动等,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了解会馆的历史和价值。

嘉应会馆现存坐北朝南的两路建筑,东路建筑保存相对完整,有门厅、大厅和楼厅等主要建筑,各建筑之间通过庭院相连,形成了较为规整的院落空间,体现了传统江南建筑布局的特点。

会馆建筑融合了岭南建筑风格与江南建筑特色。在装饰细节上,既有江南地区常见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雕刻题材丰富,包括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又带有岭南建筑独特的装饰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合之美。

建筑主要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基础稳固,木构架体系严谨。木构件选材精良,历经岁月仍保留着一定的历史风貌,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施工水平。

儿时,嘉应会馆门前胥江大河埠是胥门外老百姓的重要上要生活水源。泰让桥西侧桥边有公用大河埠,过“大河滩”不几步就是嘉应会馆,嘉应会馆门前也是很大的河埠,胥门人俗称“会馆场”。这里也是公用的河埠头。如今泰让桥放宽了,嘉应会馆已经到了桥边不远,旧日格局看不到了。

嘉应会馆的存在,证实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枣市街曾经是苏州重要的商业大街,是“银胥门”的重要支柱。

胥江曾经是苏州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经过苏州城区,从唐代开始,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是借胥江水道过境的,直至澹台湖航道开通。儿时的胥江成日成夜大小船只往来频繁,河边枣市街的居民真是“听惯了船上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往来的帆船过河口的大日晖桥和泰让桥,都需要“拔樯子(桅杆)”和“竖樯子”,重新挂帆起航,这就要身怀绝技的好手承担了。儿时,胥江最壮观的景色就是轮拖——一个轮船头拖着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不等的拖船行进——有时拖的是大宗的木排和竹排。从护城河南来的轮拖,战战兢兢地折入胥江,大日晖桥水深流急,有时逆水根本上不了,没奈何只能把轮拖临时解散,分段拖过泰让桥,在重新编队。顺水而下也不容易,控制不了船速,很容易撞上桥墩,那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了。这就是我们儿时趴在泰让桥或大日晖桥栏杆上见到的景象。

大名鼎鼎的枣市街位于胥江北岸,东起大日晖桥,与万年桥大街交汇,西至双桥。其实我觉得早期的枣市街应该还要往西延伸,应该直到运河边的古驿站。枣市街曾经是胥门外最主要的商业街,也是通向横塘镇的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即使我们儿时,去横塘也是沿着胥江,过古驿站,跨彩云桥,到横塘的镇中亭子桥的。但是,自沪宁铁路开通,枣市街渐渐失去了胥门外第一商业街的地位,被万年桥大街和后起的大马路、更后起的新马路取代了。枣市街的渐次冷落,其原因与水乡曾经繁华一时的古镇渐次冷落的原因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水运时代的宠儿,一旦进入陆运为主的现代社会,它们渐渐远离陆路要冲,就很自然地失宠了。古镇周庄、乌镇、西塘、震泽是这样,枣市街也是这样。

枣市街俗称“枣市上”、“枣栈上”。枣市街因何得名?普通说法是因这里是枣子的贸易中心。这话未必可信,在旧时,枣子毕竟不是苏州人生活的必需品,普通人家成年不吃枣子照样过日子。何况这周边也没有大宗生产枣子的基地,苏州人早期的枣子都是靠外地运入的,红枣、黑枣都是稀罕物。所以我以为,这里或许是外地枣子经销商的集中点,同时更是苏州农副产品的主要经销市场。

枣市街大约可以分为这样三段:大日晖桥到巨泾桥(苏州人误读为“居金桥”)左近为东段,这里比较繁华,有嘉应会馆、韩蕲王庙、同丰润酱园等等,多深宅大院;从巨泾桥到枣市桥堍为中段,这里渐次冷落,多浅窄的民居,这里有苏州早期的民族工业民丰锅厂;过枣市桥堍是西段,这里是码头和工厂区,苏州发电厂就在这里,后来又有了砂轮厂等工厂。顺便说一下,在胥江南岸还有油厂和面粉厂。

我们或许从嘉应会馆开始,可以重温枣市街的千年繁华史。

会馆六:嘉应会馆(存)

会馆六:嘉应会馆(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游紫金庵
后一篇:2025年10月0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