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美食1——读苏札记附四

(2025-09-06 08:06:58)
标签:

文化

苏轼

美食

东坡肉

猪肉颂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与美食1

——读苏札记附四

我楚狂人

苏轼是一个美食家。真正的美食家不仅是一个吃货,还应该是一个美食的创作者,苏轼就是。

一个有趣的发现,苏轼的美食与他的贬谪生涯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他在贬官生他中还是活得有滋有味。这就是苏轼。苏轼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其实改两个字也成立:“问汝平生美食,黄州惠州儋州。”

据说好友佛印一度要来海南看他,他写信回绝,称自己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当我读到苏轼在儋州竟然试图吃老鼠和蝙蝠,我震惊了,我忽然想到了我们插队时的“异食”,我们的领导人说,自己插队时,吃过生肉。其实我们大多插队时吃过青蛙肉、狗肉、蛇肉,更勇敢的尝试过猫肉、鼠肉、黄鼠狼肉。记得我住在一起的家权兄对蝌蚪动过脑筋,垂涎欲滴道:都是蛋白质啊。那满眼的绿光,我至今记得。我忽然明白,苏轼的美食“创作”为什么与贬官相连了——都是饿出来的。

一、黄州美食:东坡肉和东坡鱼羮

在黄州,苏轼第一次尝到了“三无”的窘境——无实权无工资无完全的行动自由。生活一下子艰难起来。

东坡在黄州,生活艰难,爱吃肉,又没有经济实力经常吃肉,连一次江边渔翁送两条鱼,东坡也舍不得一次全吃掉,要妻子王闰之分两顿吃,说是以备有朋友造访。于是,东坡就只能把没目光转移到平民食物猪肉来了。

猪肉是平民食物?就是这样的。北宋士大夫主要肉食是羊肉,牛肉是稀罕物,只有重大祭祀和庆典才能吃,民间严禁私宰牛。所以《水浒》中动辄好汉切上五七斤牛肉的描写是虚假的,这是明朝人不懂宋朝人。而猪肉则被嫌弃,认为猪肮脏,猪肉有异味。这可能与当时的猪的饲养方式有关,当时猪是散养的,所以有“牧猪儿”这样的小孩行当。其实散养猪一直有,近几十年才看不见了。我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在南昌大街上和在南京燕子矶还是见到散养猪,在饭店桌子下客人脚边拱啊拱。这就是后来禁止的“垃圾猪”,有异味也正常。于是爱吃肉又吃不起肉的东坡就把眼光转向猪肉,他要把猪肉烹饪成美味。这样,浓油檫酱酥烂入味的东坡肉就产生了。

东坡在黄州作《猪肉颂》,倡导吃猪肉。

猪肉颂

苏轼〔宋代〕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今天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就是猪肉,猪肉可以简称“肉”,又称“大肉”,而其他肉食都需要辨明品种,如“牛肉”、“羊肉”、“兔肉”等等。这就证明猪肉在当今中国肉食的主流地位。至此,我们不能忘记苏轼这位猪肉推广者的历史功绩。

苏轼的《猪肉颂》作于黄州,这就是黄州是东坡肉的首创地的鉴定书。

其实苏轼在黄州还发明了鱼羮的制作工艺,苏轼黄州东坡就在长江边,江鱼就成为易得之物,苏轼就只做了鱼羮,主要是鲈鱼羹。苏轼曾经记述了制作工艺:鲈鱼洗净剁成块,稍加腌制,加香料佐料烹煮成羹。后来还经常亲自下厨飨客,显摆自己的手艺。

在苏轼的诗词中,曾多次提到鲈鱼羹,如《乌夜啼·寄远》“小郑非常强记,二南依旧能诗。 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又如《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苏轼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家大吃货。黄州美食是东坡肉和鲈鱼羹。

苏轼与美食1——读苏札记附四
东坡肉,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轼与美食1——读苏札记附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