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黄州1——读苏札记之十一

(2025-01-23 08:03:32)
标签:

文化

苏轼

黄州

概述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黄州1

——读苏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1079年底,苏轼经乌台诗案幸免一死,最后的处罚是贬谪黄州, 责授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名义上就是地方武装副指挥。北宋延续了五代的地方官职,保留了团练副使,但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以及“重文轻武”政策的需要,规定团练副使为“三无”官职,即无职权、无定员,无驻地,仅作为武官寄禄、迁秩之用。团练副使的地位急剧下降,居然成为责授之官,也就是专门用来贬谪官员的官职。 更倒霉的是,团练副使居然没有俸禄。而“本州安置”就是没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大致上属于监视中,不能随便离开本州。比“编管”情节轻一点,“编管”就是完全的行动管制了。“不得签书公事”则是特别明确没有官员的行政权。所以,黄州时期,苏轼没有权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完整的行动自由。所幸的是,宋神宗对他的印象没有坏到底,阻止了舒亶等人的进一步追杀。王安石对苏轼的文学才华十分欣赏,时时关注,也阻止了舒亶等人的疯狂。所以,黄州阶段,苏轼尽管生活艰难,总体还是比较安逸,这也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成为他文学上的黄金时期的原因之一。苏轼的主要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大多产生于黄州,如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散文前后《赤壁赋》、散文《石钟山记》、诗歌《题西林寺壁》等等。

苏轼接到正式的贬谪命令,按照北宋惯例,立即押送启程离京。苏轼先是见到了弟弟苏辙,安排乌台诗案时期一直安置在苏辙家的家人南下的事宜。然后南下,途中又见到了好朋友方山子陈慥字季常的豪侠人物,盘桓多日。陈慥一路护送南下,到大江边分手。

这一次,陪伴苏轼南下的家人是长子苏迈,苏迈已经考取进士,但是因为苏轼乌台诗案的原因,迟迟得不到任用。乌台诗案期间,都是这个忠厚老实的长子忙前忙后,如今又是一路陪伴。苏轼向来不善于理财,到了贬谪途中,经济上已经很困难,虽然得到陈慥等人的接济,还是很窘困。就这样窘困地来到了黄州。

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大年初一被贬湖北黄州,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终于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在黄州,苏轼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

苏轼在黄州1——读苏札记之十一
今日黄州,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