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佛印6附:诗僧参寥

(2025-01-07 07:22:35)
标签:

文化

苏轼

参寥

方外交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与佛印6

——读苏札记之七

 

我楚狂人

三、附:诗僧参寥

苏轼真正的方外交是诗僧参寥。

僧道潜(1043-1106年),俗姓何,本名昙潜,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北宋著名诗僧。

道潜自幼出家受戒。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守彭城,道潜往见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间),住西湖智果院。赐号妙总禅师。绍圣年间(1094-1098年间),苏轼南迁,亦以诗得罪,强制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复祝发,师号如故。崇宁末年(1102-1106年),归老江湖。

道潜为著名诗僧,尤长于绝句,苏轼甚称重之,谓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又谓其诗酷似唐人储光羲。其近体诗大多清丽真率,深有唐人韵致,如“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均为时人极口称诵。著《参寥集》12卷,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汪汝谦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徐绍乾校抄本、《四部丛刊》三编本等。

有这样的轶事:苏轼在彭城时,道潜从杭州特地去拜访他。在酒席上,苏轼想跟道潜开开玩笑,就让一个歌妓去向他讨诗。道潜当时口占一诗说: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苏轼见之大喜:我尝见柳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遂为此人所先,可惜也。

参寥的代表作流传甚广,如:

 【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绝句·高岩有鸟不知名】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苏轼有赠参寥词: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作于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参寥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苏轼贬谪黄州时,参寥不怕牵累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事实上参寥因此遭受迫害,被强制还俗。所以,黄州陪伴苏轼的是参寥,而不是佛印。

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参寥是苏轼真朋友。

苏轼与佛印6附:诗僧参寥
今日黄冈,参寥在这里陪伴过苏轼。图片来自黄冈文史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