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341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寅与程敏政1——话说唐伯虎之三

(2024-11-10 07:45:23)
标签:

文化

唐伯虎

科考案

程敏政

分类: 苏州夜话

唐寅与程敏政1

——话说唐伯虎之三

我楚狂人

我们梳理明弘治程敏政科场案,就会发现,这场政党斗争的焦点就是为了打倒政治强人程敏政,唐寅只是正好被看中的炮灰而已。想想唐寅也真够倒霉的,竟然成为一辈子的炮灰,在政治上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那么,程敏政是何许人物?唐寅与程敏政又是什么关系?唐寅在整个事件中又是怎样的遭遇呢?

一、程敏政其人

程敏政,是当时著名的高官大学者,当时有着崇高的威望,甚至被公认最有希望入阁拜相的人物。

程敏政(144617—1499711日),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隶沈阳中屯卫籍,出生于河间。后居歙县篁墩(在今屯溪),故时人又称之为程篁墩。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

程敏政于成化二年(1466年)殿试中榜眼,授翰林编修。此后历官侍讲、经筵讲官、左春坊左谕德、东宫讲读官、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弘治元年(1488年)冬,因雨灾被弹劾而致仕。弘治五年(1492年)被起用,改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掌院事。三年后,守孝期满还京,转詹事兼翰林学士,进礼部右侍郎,侍皇太子讲读。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为会试主考官时因被举报泄题而下狱。出狱后,被勒令致仕,不久逝世。后赠礼部尚书。

程敏政善谈论,性疏爽,于书无所不读。所作文章,为同辈所推崇。著有《皇明文衡》《咏史诗》《宋遗民录》《程氏统宗谱》《程敏政贻范集》《篁墩稿》等。

程敏政才思敏捷。明代张谊《宦游纪闻》载:“安南(即越南)使入朝,出一对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脑。’程敏政对曰:‘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这是千古名联,既大气又凌厉,足见程敏政的才气。

程敏政在当时和后世的评价很高。

李讯云:一代人豪也。文翰虽其余事,而抱负之宏、造诣之邃,盖将于是乎征。如万言应事一策,敷匡时之大略;宋纪受终一考,订千古之大疑;续修宋、元鉴,谨严得《春秋》之大旨;附注《心经》,考合朱、陆之道,则又深探理学之大原;……此皆先生学识之过人,足以济时而淑世,不但华国而已。 [22](《篁墩文集后序》)

史学家谈迁云:程克勤博洽倾一时,名塞宇内 ,晚遭圭玷,囚服对簿。闻者不察,辄来簠之疑。及按国史,更多刺讥。文人凉德,往往然耶! [11](《国榷》)

大文豪王世贞云:徽地险而沃,其人行贾遍天下,以财相倾高。而成弘之际,乃有程克勤先生者出,而以古文辞名世。程先生之于文,宏肆辨博,诗亦埒之。然不肯为精思以求超乎一代之格,当时和之者不知其乡几何,人亦不复有与程先生并称者。(《弇州续稿·卷四七·郑獧庵先生集序》)

何歆:时丘公在馆阁,据礼当见,因请求当时之文人。丘公历数自宋景濂诸公而下至于其同时,又极多推让,而篁墩程先生亦在所爱重焉。且曰:‘篁墩晚年进学,其为文才富气锐,可嘉也。’……窃见其以才驱气,以气驾文,豪放奔逸,俱有余地,匪直如丘公所云富锐而已也。虽于道亦未知其如何,要亦韩、柳、欧、苏之俦,与丘公《大学衍义补》俱世不可无者也。(《书篁墩文集后》)

诗坛领袖李东阳云:吾友篁墩程先生,资禀灵异,少时一目数行。下英宗朝,以竒童被荐入翰林观中秘书,用经学及第。读诵常至夜分,遂能淹贯群籍。其论议订疑、伐舛厥功,惟多及研究理道,求古人为学之次第,而益有所见。而于朱子之说,尤深考核,自以为得我师焉。赜探隐索,注释经传。旁引曲证,而才与力又足以达之。虽皆出于经史之余,而宏博伟丽,成一家言质。诸今日殆绝无而仅有者也。顾中遭忌嫉,晚罹竒祸,经济之用不能尽白于世。其所自见不过进讲经幄,及于储宫,校正纲目,预修续编之类而已。 [21](《篁墩文集序》)

谢迁:敏政以少年擅文名,以文学跻侍从,自是以往,名位将不求而自至。乃外附权贵,内结奥援,急于进取之心恒汲汲然,士夫多有议之者。但言官劾其主考任私之事,实未尝有。盖当时有谋代其位者,嫉给事中华昶言之,遂成大狱,以致愤恨而死。有知之者,至今多冤惜之。(《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

著名诗人朱彝尊:篁墩数与西涯酬和,集中存诗数千,究乏警策。至其辑录诸书,若《明文衡》《新安文献志》,甄综有法。余如《宋纪受终考》《宋遗民录》,皆有功史学。独是议孔庙祀典,而屏郑康成不与,未免过于刻薄。若夫《苏氏梼杌》一编,谓眉山父子罪浮于王安石,盖借文公《杂学辨》而周内之,其意第欲为伊川复仇,不知徒贻有识者笑也。 [17](《静志居诗话·卷八·程敏政》)

大才子纪昀: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非游谈无根者可比。特其才高负气,俯视一切,故议论或不免偏驳。如《奏考正祀典》欲黜郑康成(郑玄)祀于其乡,论五行欲以灶易行之类,于义皆为未允。又新安黄墩为晋新安太守黄积所居,子孙世宅于此,故以黄为名,自罗愿《新安志》《朱子文集》所载皆同,敏政乃称黄本篁字,因黄巢而改,遂复称篁墩,为之作记,且以自号,其说杜撰无稽,亦蹈大言欺世之习。其他征引故事,往往恃其赅贯,不加详核,因而舛误者尚多。集中诗至数千篇,亦率易居多,颇乏警策。然明之中叶,士大夫侈谈性命,其病日流于空疏。敏政独以博学雄才,高视阔步,其考证精当者亦多有可取,要为一时之冠冕,未可尽以繁芜废也。(《四库总目提要》)

陈田:弱冠成进士,学问该博,为一时冠。数遭齮龁,未竟其用。《篁墩集》存诗甚夥,撷其精华,不愧一时作者。特以芜蔓不剪,为世訾议,亦可为存诗太多之诫云。(《明诗纪事·丙签卷五·程敏政》)

很可惜,一代才人被莫名其妙的科场案毁了。

唐寅与程敏政1——话说唐伯虎之三
新修之唐寅故居马戏团。唐寅家贫,不当至此。
唐寅与程敏政1——话说唐伯虎之三

唐寅与程敏政1——话说唐伯虎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