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墓的城隍庙2
(2024-10-07 07:22:42)
标签:
文化城隍庙土地庙显圣明王庙等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陈墓的城隍庙2
——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一、苏州著名的土地庙2
2.显圣明王庙
苏州东大街有“显圣明王庙”,供奉的是元末雄霸苏州的张士诚之女隆安公主偕夫婿潘元绍。东大街是新地名,原先叫做驸马府堂前。这个驸马府也就是潘元绍府,其原址就在显圣明王庙,现在的东大街43号。
显圣明王庙原名丽娃乡土谷神祠,又称吴县丽娃乡显圣明王驸马府行宫。清时苏州城一府三县同城而治,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分治城区各部,丽娃乡属吴县。土谷神祠创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六年重建。现存山门及大殿各三间,坐东朝西。临街为磨砖门楼,辟门三,一大二小,有砖刻题额“显圣明王庙”、“诚意”、“真心”,饰以人物故事。大殿为硬山顶,面阔三间,扁作梁,有外檐桁间牌科。建筑物保存尚好。
3.长泾庙
白洋湾长泾社区有道观长泾庙,位于虎丘山西,长期为长青乡政府占用为办公用房。长泾庙,《桐桥倚棹录》记载:“祀晋司徒王珣司空王珉。此处居民又合奉为土神”。现还有建筑遗存。
说起东晋的司徒王珣、司空王珉二兄弟,苏州百姓不会陌生,他们就是舍宅建虎丘山寺的人物,虎丘山有佛寺,自王氏兄弟始。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众所周知,王导是东晋王朝真正缔造者,当时有云:“王与马,共天下。”
王珣初任桓温掾属(按:相当于高级参谋),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累迁至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于谢安当政时为秘书监。后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其倚为心腹,累官尚书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于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年),王珣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后改赠司徒。王珣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有文集十一卷。
王珉(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王珣弟。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赠太常。自导至珉三世善书,时方之杜、卫二氏。尝书四疋素,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子敬(献之)戏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欲度骅骝前。” 事见《晋书本传》、《书断》。
据网友悠哉游哉考查,长泾庙东面靠河,有石板桥1座。旧时的长泾庙座北朝南,五开间,两披三进。门前有高大的照墙。前进为戏楼。前进与第二进之间有约10余米长的天井,中有万年宝鼎1座。西边是走廊。走廊上也有楼,是看戏楼。第二进是大殿,内有两尊高大的菩萨,为长泾老爷的塑像。大殿两侧塑站立的三班衙役和十殿阎王等。大殿上置可击的大鼓和肃静、回避等行牌。大殿外有老爷乘坐的神船,前面还有两匹白马及马夫。第三进是内堂。内堂西边两间是老爷家眷的房间,其余是道人宿舍、厨房等。二、三进之间有天幔。按照这样的格局,也应该属于小地方的城隍庙一类,当地人称之为土地庙。
1958年至1965年,长泾庙陆续被拆,改建为长青乡政府办公用房。现庙宇为近年原址重建。
土地庙太多,就略举数例。